人民網首頁

【戰地日記】病毒未滅 何以歸家

來源:旗幟網 (2020-02-12 16:05)

  從除夕到元宵節,在大眾宅家團聚之際,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公司廣州疾病預防控制所的青年突擊隊員們依然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 流行病學調查組青年突擊隊:鎖定病毒傳播途徑 “叮鈴鈴……叮鈴鈴……”元宵之夜,廣鐵疾控所流行病學調查組的電話又響起。

【戰地日記】有一種溫暖 叫“硬核”

王祝華 馮 瓊 來源:科技日報 (2020-02-12 14:10)

  圖為海南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田佳。受訪單位供圖 “好好在家待著,哪兒也不去,讓你出來,你再出來!”近日,因為Vlog視頻博客中一句“硬核”又溫暖的靈魂提醒而成為“網紅”、被網友親切地稱為“大黃”的,是海南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田佳。

【戰地日記】時隔17年,“抗非”姐妹花再戰疫情

來源:科技日報 (2020-02-12 14:07)

  張紅(左)與陳愛美(右)正在查看患者CT檢查影像 受訪者供圖 “17年前你在醫院一線抗非典我挺你。 今天你再去醫院一線抗肺炎我仍然支持你。

【戰地日記】筑牢后方堡壘 確保報道“零差錯”

來源:旗幟網 (2020-02-12 11:40)

  自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報道戰役打響以來,中新社前線記者辛苦奮戰,以手中之筆及時傳遞最新信息,講述疫情之下的眾生百態與感人瞬間。而總社通稿發稿中心全體同事則化身“無名英雄”,堅守在戰役后方,以高度的責任心與“火眼金睛”,守好發稿安全“大關”,筑牢后方“堡壘”,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報道,實現人員“零感染”、稿件“零差錯”。

【戰地日記】總台青年:與白衣衛士並肩作戰

來源:旗幟網 (2020-02-12 09:27)

  “過去的半個月時間,一直和我曾經學習、工作了11年的城市戰斗在一起,真正同呼吸、共命運,每每回想起其中的點點滴滴,都是熱淚盈眶,願武漢挺住,世界祥和!”這是1月2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蔣曉平在他微信朋友圈中寫下的話。從1月14日主動請纓奔赴武漢採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以來,他一直待在武漢,用鏡頭記錄了整個事情的全過程,這段話是他在這段時期內的肺腑之言、真情流露。

【戰地日記】你守護病人,我守護你

來源:旗幟網 (2020-02-12 09:21)

  當白衣天使在一線沖鋒陷陣時,他們的背后還有無數默默支援前線的醫護家屬,也在積極做著貢獻。光大集團永明保險湖北分公司黨總支組織委員、辦公室主任龔楚雄就是其中之一。

【戰地日記】黨旗下的科學戰“疫”——記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疫情防控科研攻關

李晨陽 來源:旗幟網 (2020-02-11 14:29)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鄭愛華正在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科研攻關。中科院動物研究所供圖 1月20日,新聞上傳來了新型冠狀病毒“明確可人傳人”的消息。

【戰地日記】千裡馳援孝感移動式醫廢應急焚燒爐,天津環保人六晝夜完成裝備組裝調試

來源:中國環境報 (2020-02-11 14:20)

  湖北孝感與天津遙距千裡,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兩座城市的心緊緊貼在了一起…… “天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支援的移動式醫廢應急焚燒爐,今天中午1點運到孝感,經過安裝調試,今天下午5點一次試燒成功!”2月8日,從手機上接到這條振奮人心的信息后,馬建立一直懸著的心終於落了地。此刻,已經連續奮戰多日沒怎麼合過眼的他,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戰地日記】陳紹興——最特別的60歲生日

來源:旗幟網 (2020-02-11 14:15)

  2月3日,沒有親朋相賀,也沒有蛋糕宴席,重慶市江津區石蟆鎮市場監管所的四級調研員陳紹興靜靜地度過了這個特殊時期的60歲生日。一想到這天過后自己就要退休了,一想到朝夕相處同事還在起早貪黑地監管,一想到手裡每天的報表……他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戰地日記】為了抗疫情,他把病毒株無償共享

來源:科技日報 (2020-02-11 12:27)

  准備寄出的菌株 “今年的團圓飯和年夜飯合二為一了!感謝家人的理解!新年平安,國泰民安!”除夕當天,廣東省實驗動物監測所(以下簡稱動監所)新檢測技術中心負責人叢鋒仍堅守在崗位上。他的朋友圈記錄下了這一天的繁忙工作狀態。

上一頁 15 16 17 18 19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