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本網專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建設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李培林
來源:求是2018年01月31日09:00
文字縮放: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我國從一個農業大國發展成一個制造業大國,從一個難以解決溫飽問題的低收入國家躍升為一個生活寬裕的上中等收入國家,人民生活發生了歷史性巨變,7億多人擺脫了貧困,3億多人發展成中等收入群體,一個充滿活力和自信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走向現代化的東方大國,正在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令國人振奮,令全球矚目。總結這40年來我國的發展經驗,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實踐層面提出的“14個堅持”之一,是我國在今后長期發展中要貫徹落實的基本方略。

一、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黨,中國政府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政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增進民生福祉,不僅是我國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我國發展的根本目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就是說首先必須勞動,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活動,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過程。也就是說,人們組織共同生活,制定生活規則和社會秩序,建立國家和國家機器,形成一整套的政治組織、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等,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實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種看似常識性的基本原理,在實踐中始終堅持卻並不容易。戰爭、內亂、折騰、經濟衰退、金融危機、不平等和貧困等,始終伴隨著人類生活。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成就表明,國家綜合實力的快速增長和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是決定道路和制度成敗的關鍵。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經濟體,大家都在走自己的發展道路,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但制度和道路比拼結果的根本標志,歸根結底還是要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情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的選擇,也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被實踐証明符合中國國情、發展階段和人民利益的選擇。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這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鮮明特色和基本宗旨,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的一句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生產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對我國發展全局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40年來我國在人民生活領域發生的巨變是廣泛而深刻的。一是從收入和消費看,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處於短缺經濟狀態,多數基本生活消費品都要憑票証供給,大多數人連溫飽問題都很難解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幾乎每10年上一個大台階:80年代滿足了溫飽,90年代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家用電器開始普及,21世紀第一個10年住房、汽車開始作為家庭消費品進入千家萬戶,2010年以來通訊、旅游、休閑、娛樂、健身、異地養老等一系列新興消費爆發式成長。二是從受教育水平看,改革開放初期的1982年,我國的文盲率仍高達24%,到2016年我國6歲及以上年齡段人口受教育率已達到94.3%,教育普及程度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約9.5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年,特別是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增長較快,已經達到約40%。三是從就業結構和就業狀況看,改革開放初期的1978年,我國9.6億人口中有7.9億農民佔82%,在4億多從業人員中有農民2.8億人佔70%,是典型的農業大國。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到2017年,我國57%以上的居民生活在城鎮,73%的從業人員在工業和服務業崗位工作,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各國都為失業率攀升焦慮的今天,我國把城鎮失業率控制在5%左右,基本實現“勞有所得”。四是從社會保障覆蓋水平看,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隻有20%多的就業人口享有社會保障,現在以基本養老制度、基本醫療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支柱的覆蓋全民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已經基本建成,結束了數千年來農民沒有社會保障的歷史。五是從全民健康看,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均預期壽命從1981年的67.8歲增加到2016年的76.5歲。

人民生活的這些變化,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新的發展要求。比如人們更加注重健康,特別是食品安全和環境安全,過去是吃飽、吃好,現在要吃的有機、吃的安全﹔再比如人們越來越要求消費產品的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簡單的廉價、仿制、批量生產已難以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還比如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的主觀感受,要求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公平感、滿意感,等等。這些生活需求側的新要求,都需要生產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和調整。

三、經濟發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依然是硬道理。離開經濟發展的基礎,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成為無源之水、空中樓閣。但我們今天所要的發展,是科學的發展,是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統領的發展,要防止走粗放式發展的老路,更要防止跌入“有增長而無發展”的陷阱。

所以說,千道理、萬道理,經濟發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是大道理。從當前的發展階段看,這個大道理有四個要點:第一個要點是,要從高速度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第二個要點是,要圍繞人們生活消費的新變化調整生產、發展經濟,努力滿足人們美好生活的新需求,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產品,特別是注意適應中等收入群體和老年群體消費的快速增長﹔第三個要點是,要解決好在買方市場和商品充裕條件下新的結構性短缺,這些新的結構性短缺往往集中在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領域,難以單純依賴市場滿足供給,必須輔之以社會政策,比如藍天白雲、清潔的空氣、干淨的水,比如低收入者的住房,等等﹔第四個要點是,改善民生要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能不切實際地給老百姓畫餅,要防止福利民粹主義綁架民意,要倡導艱苦奮斗,倡導共建共治共享。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保基本和補短板結合起來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因此,在當前發展階段,我國解決民生問題要以保基本為主,並與補短板結合起來,突出解決一些焦點問題、熱點問題、難點問題,更多要做的還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保基本主要涉及的是六大民生領域:在收入和消費方面,要推動實現居民收入的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增長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努力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正義﹔在教育方面,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特別是要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大力提高農村青年一代的受教育水平,促進形成新的人口紅利,要適應科技創新和就業市場的變化,進行教育體制的改革,提高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在就業方面,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特別是解決好以大學畢業生為主的青年就業、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和去產能企業的職工安置問題,調控好城鎮調查失業率﹔在社會保障方面,要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特別是適應老齡化的快速發展,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在人民健康方面,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面取消以藥養醫,為人民提供更加有效、更加便捷的醫療健康服務﹔在社會安全方面,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平安中國。

民生領域的補短板,要突出解決好“減貧”“還藍天”“控房價”等需要攻堅的民生問題和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民生問題。一是補齊貧困問題的短板,貧困問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要堅決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完成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要注重貧困人口自我脫貧能力的培育,注重解決好返貧問題,堅決杜絕數字減貧、口號減貧。二是補齊生態環境治理的短板,當前我國生態環境治理的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要堅定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打好防治污染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爭取盡早實現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的根本扭轉。三是補齊中等收入群體比例較小的短板,我國收入差距依然過大,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任務艱巨,培養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社會意義,有利於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有利於促進新常態下經濟的持續增長,有利於保持社會的和諧穩定。四是補齊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住房問題的短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逐步擠出房地產價格中的泡沫,慎重和穩妥地解決好房價問題和住有所居問題,建立長期有效的住房供給機制。

總之,要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的要求和戰略部署,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確保人民安居樂業、國家長治久安。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 編輯:段晨茜   送簽:王楠   簽發:張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