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本網專題 >>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文化建設

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

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來源:光明日報2018年12月03日14:40
文字縮放: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指出,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

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近代以來我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所取得的根本成就。歷史事實証明,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無論到什麼時候,社會主義制度這一根本制度不容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不容偏離。因此,我們的教育培養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維護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捍衛者與繼承發展者。

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保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我們的教育就是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生力軍,隻有一代代有理想、有才干的青年人成長起來,接過前人的接力棒,續寫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才能將中國夢的願景變為現實。

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要求。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將中華民族偉大精神概括為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這種偉大精神是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是一代代中華兒女創造和積澱出來的,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動力。我們的教育培養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充分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共產黨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滋養,將偉大精神傳承下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論述過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應當具有的特質。2017年10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海外委員和中方企業家委員時指出:“教育就是要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觀者和反對派。”2017年12月30日,在給莫斯科大學中國留學生的回信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希望你們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胸懷大志,刻苦學習,早日成長為可堪大任的優秀人才,把學到的本領奉獻給祖國和人民,讓青春之光閃耀在為夢想奮斗的道路上。”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新時代青年要乘新時代春風,在祖國的萬裡長空放飛青春夢想,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擔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我們的奮斗中夢想成真!”他對廣大青年提出了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四點希望。由此可見,我們的教育所要培養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願意將所學奉獻給祖國和人民、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成為國家發展的中流砥柱,要深明大義,有為實現強國之夢作出個體貢獻的自覺擔當,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要有堅定的意志,執著的信念,珍惜時代際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浪潮中施展抱負,展現出未來社會發展引領者應有的胸襟氣魄和精神風貌﹔要有高尚品德和真才實學,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認知國情,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貼近民生。

教育工作者要切實擔負起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新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理想、堅定信念,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鑄魂之舉。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從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展和偉大實踐中,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信念和信心。以歷史為鏡鑒、以事實為依據、以理論闡釋為輔助,幫助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

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礎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要深入挖掘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積極闡發新時代愛國主義的具體內涵,使學生明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體現,堅持愛國情懷、創新精神、世界眼光相結合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突出特征,進而引導學生立志聽黨話、跟黨走,將個人理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浪潮之中。

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核心舉措。應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教育引導學生心無旁騖求知問學,增長見識,豐富學識,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教育引導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歷練敢於擔當、不懈奮斗的精神,具有勇於奮斗的精神狀態、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做到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作者: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執筆:肖貴清)

( 編輯:王楠   送簽:王楠   簽發:張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