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姚崇:自筑“藩籬”傳家風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19年06月24日09:46
文字縮放:

  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博物館裡,收藏有人稱“救時宰相”的唐代名相姚崇親書的“藩籬”碑碣。該碑碣長85厘米,寬53厘米,厚12厘米。右上題款“大唐開元三年”,左下題款“姚崇題”,中間楷書“藩籬”兩個大字。這是時年六十五歲的姚崇在開元三年(715年)回陝州硤石故裡時揮筆留下的,是目前全國唯一發現的姚崇手跡。

  “藩籬”,《辭海》中的解釋是用竹木編成的籬笆或圍柵,比喻門戶或屏障﹔《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籬笆,比喻對事物的限制。姚崇以“藩籬”為喻,要求后人無論是做人還是為官,都要知道何者可為何者不可為,要崇尚氣節、忠君愛國,做到公平、公正、誠信。

  姚崇(651年—721年),字元之,唐朝陝州硤石(今三門峽市陝縣)人,五朝為官,三居相位,一生“以不貪為寶”“以廉慎為師”,勤勞職事,功勛卓著,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賢相,特別是為開創“開元盛世”立下了功勞而名留青史。

  時人及后世之人對於姚崇的評價頗高。同為唐相的張說稱贊姚崇“位為帝之四輔,才為國之六翮,言為代之軌物,行為人之師表”。宋代大史學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評價道:“唐世賢相,前稱房杜(房玄齡、杜如晦),后稱姚宋(姚崇、宋璟),他人莫得比焉。”毛澤東在點評《新唐書·姚崇傳》時贊揚姚崇為“大政治家、唯物論者”,他贊揚姚崇進諫唐玄宗的“十事要說”:“如此簡單明了的十條政治綱領,古今少見。”

  姚崇一生三次為相,地位很高,但是以身作則,生活儉朴,清正廉潔,直至生命的盡頭。唐玄宗開元年間(713年—741年)正是大唐盛世,國家強盛,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社會上特別是官吏中厚葬成風,姚崇對這一風氣極為反感。臨終前他立下遺囑,說自己一生知止、知足,並寫了一篇《遺令戒子孫文》,要求薄葬。他是這麼寫的:“死者無知,自同糞土,何煩厚葬,使傷素業”“吾身亡后,可殮以常服,四時之衣,各一副而已”,並要求子孫后代“汝等身歿之后,亦教子孫,依吾此法。”

  縱觀姚崇留給后代的家風家訓,他認為“與其濁富,寧比清貧”,“冰壺是對,炯誡猶存﹔以此清白,遺其子孫”。他要求子孫后代事親至孝,不圖虛名﹔移孝為國,忠直任事﹔廉勤從政,以身作則﹔知止知足,不妄圖富貴﹔不斤斤計較,預分田產﹔提倡薄葬,節儉持家﹔謹言慎行,惟德惟賢。姚崇的家風家訓特色鮮明,沒有高談闊論,也沒有庸俗空洞的說教,寓意深遠而為后世傳頌,世稱“宰相家訓”。

  好家訓澤被后世,姚崇的子孫把姚崇的家訓和遺囑,作為家族的“藩籬”,作為處世的“標准”,世代遵守,代代相傳。他們大多忠於國家,為百姓做事,彰顯了仁義之風。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姚崇的家風家訓不僅成為其家族傳承的道德規范,更是中華家訓中的經典,怡悅著人們的情志、陶冶著人們的情操、感化著人們的心靈,散發出無窮的魅力,彰顯出積極的現實意義。(劉育章)

( 編輯:宋美琪   送簽:宋美琪   簽發:張桃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