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本網專題 >> 守初心 抗疫情 中央和國家機關在行動 >> 人物故事

這位“鋼板”護士很溫柔

來源:科技日報2020年02月25日10:10
文字縮放:

  工作中的黃舒受訪者供圖

  朱廣平 王 瓊 本報記者 雍 黎

  “什麼?你們叫我‘鋼板’姑娘?要得!這個名字帶勁,說明鋼氣多身板硬,我喜歡。”2月22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武漢駐地,剛下班的文職人員、主管護師黃舒拿著手機和親友聊著微信,大家喊她“鋼板”姑娘時把她逗樂了。

  “鋼板”姑娘叫黃舒,是陸軍特色醫學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護士長。她既有重慶妹兒耿真爽真、豪氣大方的典型性格,又有對病人溫婉柔情、耐心細致的一面。

  腳背打著鋼板到武漢

  出征武漢一個月前,黃舒不慎摔傷了右腳,趾骨粉碎性骨折,醫生給她腳背打了兩塊鋼板和鋼釘固定,當時疼得她直掉眼淚。但為如願參加援鄂醫療隊,她隱瞞了還未痊愈的傷情。“輕傷不下火線,國家危難之時,我願意出一份力!”黃舒在戰地日記寫的這句話質朴而堅定。

  黃舒如願隨醫療隊到武漢后,工作表現出一股韌勁和狠勁,是個敢打能拼的女漢子,醫療隊戰友都親切地叫她“鋼板”姑娘。在武漢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治療的大多是重症新冠肺炎病人,由於病毒傳染性太強,空氣裡彌漫著緊張的氣息,隊員第一次進入隔離病房,對心理和技術都是極大挑戰。在這種環境下,黃舒有過害怕和擔心。

  她第一次上崗是和戰友前往“紅區”——直接和患者接觸的污染區域,盡管已經做好了全身防護,也熟記了感控要求和操作步驟,她還是控制不住身體發出的緊張信號,心臟“咚、咚、咚”的急促跳動聲震蕩著耳膜。“紅區”就在不遠處,她和戰友每走一步,就意味離病毒也更近了,危險多了幾分。她們心裡不禁泛起陣陣波瀾,但肩上的職責鞭策和鼓舞著她必須勇敢面對。來到病房前,黃舒和隊友對視一眼,握拳互相鼓勵說:“加油!我們能行的!”

  到達武漢后這20多天裡,她在和隊友並肩作戰時,經常忘記體內還裝有鋼板。有一次,需快速布置新病區,需要大量搬運儀器設備和各種物品,她變身搬運工,和戰友從上午奮戰到凌晨1點,她的腿因長時間負重走動,疼痛鑽心般傳來,不能正常走路,她就用氟比洛芬凝脂貼膏止痛,第二天繼續上班。隊友勸黃舒請假休息一下,她搖搖頭說:“現在前方人手緊張,我絕不能小病大養,這點傷沒有什麼。”看著她一瘸一拐的走路的樣子,戰友們都看在眼裡,疼在心上。

  “我這點苦不算什麼”

  按照“紅區”病房的要求,非醫務人員不得進入,黃舒和隊友需身兼數職,除了做日常治療和護理外,她還要負責打掃衛生、病區消毒、照顧患者飲食起居等工作。“紅區”老年病人佔據大比例,由於病人病情較重,黃舒和戰友需要幫他們喂飯喂水、接大小便、洗漱洗手等,工作量和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駐地離醫院較遠,黃舒需要坐一個小時的公交車去上班,平均15小時要輪一次班,每次至少6小時,而每次上班的強度遠遠超出平常。她們每天都會有錯過飯點的時候,她和戰友就回寢室吃泡面,趕緊休息幾個小時再坐車出發。由於上班期間沒法喝水,下班后身體已呈疲憊虛脫狀。她和戰友經常在半夜去上班,在武漢郊區一座橋上等公交車,他們在星朗月明下,任憑那寒風刮面,以盼消除一些疲勞,保持清醒的頭腦。連日的勞累,給黃舒的意志力和體能帶來巨大挑戰,但她從未想過放棄,反而越挫越勇。

  除了工作的艱辛,生活的苦惱也接踵而來。黃舒突然患上了干燥性皮炎,全身奇痒無比,身上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出現血點,結痂后又抓破,還掉皮屑。臉上被口罩和護目鏡壓出深印和血痕,隻能反復使用創可貼來緩解。這些對於一個愛美的姑娘來說,無疑是痛苦折磨。她卻沒叫過一聲苦,她說:“和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比起來,我們這些辛苦和困難算不得什麼。我要更加努力工作,希望勝利的曙光早一點到來。”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鮮紅的黨旗下,黃舒和戰友高舉右拳,因為表現突出,近日,她被吸收為中共黨員。那一刻,她心裡洋溢著自豪和驕傲,幸福的淚花在眼眶打著轉,然后大顆大顆滾落在臉頰。她相信,在全國上下齊心協力下,在武漢人民自強不息下,一定會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勝利。

( 編輯:宋美琪   送簽:宋美琪   簽發:徐雅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