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本網專題 >> 守初心 抗疫情 中央和國家機關在行動 >> 戰地日記

【戰地日記】“媽媽,女兒與你並肩前行”

來源:黨建網2020年02月25日12:31
文字縮放:

女兒遞交了“請戰書”

“請您拿好車票,進站和檢票時注意與其他旅客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祝您健康平安!”這句充滿關愛的溫馨提示,是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大板車務段林西站售票員王玉萍近期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每天跟上百名旅客發生錢、票、証的“親密”接觸,剛開始心裡難免會有所顧慮,但有著25年工齡的王玉萍心中篤定“穿上這身鐵路制服,就必須履行自己的責任使命”!

她每次接班總會早來1個小時,對售票廳徹底清掃消毒,並對自動售取票機、門扶手等關鍵設備設施重點消毒,從接班到下班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臉頰被口罩勒出深深的痕跡,自己卻渾然不覺。

與王玉萍同在車站工作的女兒張子怡,很是心疼母親。瞧著母親每天細致入微地工作,張子怡也備受鼓舞,她向車站黨支部遞交了“請戰書”:我不但要值好自己的班,在其他客運崗位缺員時也願意義務替班。

媽,您月底就退休了……

2月20日下午13時50分,旅客向湛江站出站口涌來。客運值班員吳珠群急忙拿起喇叭,一邊喊著“請大家配合體溫監測”,一邊引導旅客排成兩隊。

疫情防控期間,吳珠群像踩著“風火輪”一樣來回穿梭,這一切都被女兒金嬋看在眼中。

金嬋是湛江站售票員,由於近期退票量增加,她將原來半小時吃飯時間縮短到10分鐘,吃飯像“打仗”,走路像“賽跑”。即使這樣,金嬋上班時也不敢大口喝水,怕上廁所耽誤時間。雖然母女倆工作地點隻相距幾十米,但卻經常忙得顧不上說話。

“媽,您月底就退休了,要不先請個公休吧,萬一被感染了……” 好不容易遇見母親,金嬋趕緊勸說。“98年抗洪、03年非典、08年雨雪冰凍都經歷過,現在我這個老黨員更不能退縮!”50多歲的吳珠群像個不服輸的孩子對女兒說道。

“好的老媽,我們一起沖!”幫母親整理好口罩,母女倆轉身又回到崗位上。

在車站一住就是半個月

母親徐惠是煙台站售票員,女兒趙迎雪是煙台南站售票員,原本是同城車站,但由於疫情,母女倆相見變得很難。此前,為了減少交叉感染,趙迎雪按車站要求延長了交接班時間,而母親徐惠每天要核對數以千計的退票,在車站一住就是半個月。

雖然看不到母親,心中充滿思念,但這並沒有影響趙迎雪,她把對媽媽的牽挂轉化為工作動力,每每在為旅客售票或者改簽時,總會想到母親此時也正在煙台站的售票窗前忙碌著,母女的相思之情鐫刻在這張窄窄的車票中。

最好的愛就是並肩前行

“陽陽,明天出乘一定要帶好口罩,做好防護,叮囑同事們多小心、別大意……”

“媽媽,放心吧,你也要注意防護!”

這樣的微信對話已成為石家庄客運段G91次高鐵列車長李陽和母親楊興玲相互加油鼓勁的日常。

家住保定市的楊興玲曾在居委會有過工作經驗,疫情發生后,她找到相關部門,主動承擔起小區進出口的看守任務。

“我們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旅客負責,車廂消毒要做到一處不漏、一次不少。”李陽為了方便班組裡的小姐妹掌握要領,將列車防護和消毒工作注意事項拍成小視頻,讓大家在每次出乘前學習。

上班時,李陽像一位堅守陣地的戰士,測溫、消毒,時刻關注旅客動態﹔下班后,她又像一位大姐姐,給同事們加油打氣……

“媽媽,你不會怕嗎?”“我們多做一點也許就會少一份危險!”楊興玲笑著說。母親在李陽的成長道路上總是充當著人生導師的角色。

古有上陣父子兵,今有戰“疫”母女行,雖然母女倆見面時間不多,但她們說最好的愛,就是並肩前行。

(文圖:李芹 王銘鬆 傅世忠 吳穎 石建軍 李錫秉 鮑坤宇 李蓉 劉季 蘇亮)(供稿單位:中國鐵路)

( 編輯:徐雅維   送簽:徐雅維   簽發:徐雅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