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機關黨建資料庫>>習作共讀>>書籍>>《擺脫貧困》

連載·《擺脫貧困》

習近平:走一條發展大農業的路子

(一九九〇年四月)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2018年12月05日15:20
文字縮放:

 《擺脫貧困》 習近平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我在同《福建論壇》記者的一次交談中,提到閩東要想從根本上脫貧致富,就必須走一條發展大農業的路子。什麼是大農業呢?大農業是朝著多功能、開放式、綜合性方向發展的立體農業。它區別於傳統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經營的、單一的、平面的小農業。小農業是滿足自給的自然經濟,大農業是面對市場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小農業向大農業轉化涉及到觀念的轉變。第一,過去講以糧為綱,現在講糧食是基礎的基礎,從字面上理解,好像都強調糧食生產的特殊位置,但實質上過去講的糧食只是狹隘地理解為就是水稻、小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現在講的糧食即食物,大糧食觀念替代了以糧為綱的舊觀念。第二,過去也講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但不是講究它們之間互相聯系,相互促進,追求的只是單體的經濟效益。現在講綜合發展,則是要提倡適度規模經營,注重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把農業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抓,發揮總體效益。新農業效益觀替代了單體經濟效益觀。第三,過去的小農業滿足於自給自足,現在的大農業則要面向市場,追求農業生產的商品率,農業商品觀念替代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觀念。

應該看到,閩東要走一條發展大農業的路子,道路將是曲折的,不平坦的。它至少受三個方面的制約:一是農業基礎比較薄弱﹔二是工業發展緩慢,起不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三是財力弱、資金少,難以滿足農業的投資需求。因此,對發展大農業的一些帶根本性的問題,我們在整個國家的宏觀格局內,必須有獨到的“閩東思考”。這些問題包括糧食生產問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問題、綜合開發問題、農村集體經濟問題、科技興農問題、農村服務體系問題。除了農村集體經濟已有專題論述外,本文對上述的其余問題,作一些大致的粗線條的思考。

一、關於糧食生產問題:精心布局,抓好糧食工程建設

毛澤東同志說過“手中有糧,心裡不慌”。糧食問題歷來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問題。這個問題對閩東來說,有著更加重要而特殊的意義。

首先,閩東糧食生產的狀況,直接關系到閩東經濟的發展。閩東的人均佔有糧食低於全省水平。調入糧食難度高、壓力大。一是財政壓力。每調入糧食50公斤,除省財政補貼2元外,調入縣要負擔1元。閩東每年進口小麥和從外省、外地區調入糧食都在1億斤左右。這給閩東本來就薄弱的財政更增加了困難。二是運輸壓力。閩東各縣大多在山區,運輸困難,運輸費用較高。三是消費壓力。閩東主糧是稻谷,而調糧多是小麥(包括面粉),與群眾日常生活的消費習慣相悖,給人民群眾帶來不便,而且購糧費用要提高一倍左右。所以糧食問題如果不解決好,閩東的經濟發展將受到制約。

其次,搞好閩東糧食生產,是閩東脫貧致富的迫切需要。閩東所屬的9個縣,有6個縣被省裡列為貧困縣,51個鄉(鎮)定為貧困鄉,佔鄉(鎮)總數的43.22%。部分農民的溫飽問題尚未解決,過著“吃糧靠返銷”的日子。可以說,閩東脫貧致富的一個基本問題,就是手中有沒有糧食,有多少糧食。

其三,糧食生產的發展將帶動整個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是林、牧、副、漁業的發展有賴於糧食的供給。從事林、牧、副、漁業的勞動者,總要在基本口糧得到滿足的前提下進行生產。同時,糧食又是重要的生產資料。淡水漁業需要足夠的糧食作餌料,畜牧業發展也必須有足夠的糧食作飼料。還有,農村食品工業、飼料工業以及輕工行業的發展,也需要大量的糧食作原料。所以,糧食是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基礎。

由此可見,糧食生產對閩東經濟的發展意義十分重大。閩東經濟發展要上新台階,就必須把糧食作為一項重大工程來抓,實行生產、經營、流通、服務的一體化。搞好糧食生產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要在這三方面制定總體的配套方案。要用好各種資金,增加對糧食生產的重點投入﹔要進一步調動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抓好農田基本建設﹔在完善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同時,要建立一批有適度規模的商品糧基地。同時,重視抓好糧食產后的流通工作,建立和健全流通渠道,使流通與生產相適應,培育和完善市場體系。

二、關於家庭承包責任制問題:堅持前提下的完善,穩定基礎上的調整

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是80年代農村改革的重要成果,對調動農民積極性和促進農業生產發展起了重大作用。閩東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之所以這麼高漲,十年來閩東的農業之所以取得這麼重大的發展,是和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極大調動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分不開的。但是,隨著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小生產模式不利於耕種管理,農民短期行為比較嚴重等。我們很有必要在農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時候,清醒地分析這些問題與矛盾,從兩方面重新肯定和認識家庭承包責任制。

一方面是擺正“統”與“分”的關系。所謂“分”,就是以家庭為主要的生產經營單位,充分發揮勞動者個人在農業生產中的積極性﹔所謂“統”,就是以基層農村組織為依托,幫助農民解決一家一戶解決不了的問題。所以從本質上說,“統”與“分”是相互關系的,不是相互排斥的。不能一說“分”,就排斥任何形式的“統”﹔一說“統”,又不分青紅皂白地否定“分”。正是這種“統”與“分”的結合,構成了目前農村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營體制的基本形式。我們閩東當前要強調的是穩定家庭承包責任制,至於我們的地委、行署針對過去一些地方服務工作薄弱的狀況提出要加強“統”的工作,這絕不是意味著要重新“歸大堆”,而是要對分散的農戶加強統一服務。總之,無論講“統”還是講“分”,都不是重新束縛生產力,而是要進一步解放農村生產力﹔不是收回農民的自主權,而是使農民更有效地行使自主權。

另一方面就是如何繼續穩定、完善、發展鄉村合作經濟組織的雙層經營體制。家庭承包制包括家庭經營和集體統一經營兩個層次。這兩個層次,既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特點,又是一個相互不可分離的有機整體。忽視任何一個層次的作用,都不能充分發揮雙層經營體制的整體效益。從閩東的實際出發,當前兩個層次中都有不盡完善的地方,但總的來說,家庭經營的積極性比集體統一經營的功能發揮得好。影響集體統一經營功能發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關鍵問題是一些地方集體經濟薄弱,想服務,沒有實力。我在《扶貧要注意增強鄉村兩級集體經濟實力》一文中專題談到了這個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注意從逐步壯大集體經濟抓起,不斷增強集體統一經營的功能。當然,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需要有一個過程,不可操之過急。閩東有山有海,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組織開發性生產,興辦有閩東特色的鄉鎮企業。一句話,靠發展生產來增加積累,而不是靠削弱家庭經濟來增大集體實力。加強集體經濟力量,目的在於發揮集體經濟組織“統”的職能。一是統一規劃農田基本建設,加強農機、水利等技術裝備和設施的使用和管理﹔二是合理規劃生產布局,按照國家計劃因地制宜種植作物﹔三是建立產前、產中、產后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包括生產、科技、農業生產資料的供應和農產品的銷售等)﹔四是把農村改革和農村發展的事管起來,以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穩定、協調地發展。

三、關於農業綜合開發問題:向農業多層次、深層次進軍

為什麼要談這個問題?可能有的同志會認為講農業的綜合開發,一要有技術優勢,二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所以這是比較發達的農業地區的事情。換句話說,像閩東這樣的貧困地區,農業基礎這麼薄弱,有什麼力量和精力來搞開發?我們姑且不論進行農業的綜合開發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先決條件,我們首先有必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閩東需要不需要搞農業綜合開發?長期以來,閩東的農業存在這樣的狀況:一方面,農業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耕地經營上﹔另一方面,沉睡的山海資源、空白的產品有待開發,許多技術和品種急待推廣。因此,我認為農業的綜合開發不但需要,而且非常必要。閩東的農業要上新台階,閩東的脫貧致富的路子要越走越寬廣,就必須在農業綜合開發上下功夫。

閩東的農業綜合開發,從根本上講,一是尋求大農業的廣闊陣地,這就是農業的多層次開發﹔二是追求大農業的經濟效益,這就是向農業的深層次進軍。

農業的多層次開發,就是要我們把眼光放得遠些,思路打得廣些。即開發利用一些宜農、宜林、宜漁的新資源,以適應人口增長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拿山地來說,就有林、茶、果、牧地多層次的利用問題。有的地方開創“綠色工程”,這就是一條好經驗。所謂“綠色工程”就是依托荒山、荒坡、荒地、荒灘,發展開發性立體種植業,實行集約經營,專業協作。

農業的深層次開發,即通過改造現有的中低產田,提高農產品產量﹔改善和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以保証農業的穩定高產﹔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開發荒地資源,以彌補非農業佔地造成的損失﹔加強農業的水土保持工作,以提高土地生產率。我相信,搞好閩東的農業深層開發,將會產生多種積極效應:有利於改變農業生產的不平衡狀態,有利於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改善農民的生活。隻要我們把農業的深層開發搞好了,我們就有資格說:閩東是農業生產的落后地區,卻也是農業生產潛力極大的地區。

通過多層次、深層次的農業綜合開發,農業要實現三個轉變:一是以資源開發為主逐步轉向技術開發、產品開發的內涵型生產為主﹔二是以產量型生產為主轉向以質量型、出口型、創匯型生產為主﹔三是以小商品生產流通為主轉向以大批量生產、大范圍流通為主。

開發農業需要大量的投入。閩東地區資金緊缺、技術力量薄弱,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是,我們勞動力資源豐富,在勞動力積累方面大有文章可做。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山區小流域治理,植樹造林,以工代賑工程等,都是勞動力容量很大的工程。據調查,開發農業中勞動投入量要佔開發投資的50%—60%。因此,在國家必要投入的引導下實現國土資源和勞動力資源的綜合開發,是我區農業發展的可行途徑。

四、關於科技興農問題:科技先導,配套服務。

上面所談到的關於“糧食工程”問題,關於農業綜合開發問題,都離不開科技力量,離不開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水平,利用資源,挖掘潛力。人口多地少和自然資源相對不足的閩東區情,決定了我們農業的發展必須把科技興農作為一項基本政策,緊緊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單位面積產量,形成一個高產、低耗、優質、高效的農業生產體系。

科技是生產力,重視科技至少能使我們從以下幾方面獲得好處:

1. 依靠科技的力量來開發、利用原來不能利用的資源。例如,我們有那麼多的海涂,能不能依靠科技的進步把它變成我們重要的土地資源?!依靠科技的進步,還可以使現有的資源利用得以延伸。這包括使潛在資源優勢變為現實資源優勢,使資源產品變為資源商品,使資源的初加工變為精深加工,使資源的一次增值變為多次增值。比如,毛竹是我們的一大資源,我們不能單純出售原竹,而要發展筍罐頭、竹編工藝品和制品,實現綜合利用和多次增值。

2. 依靠科學技術進步,以節約要素的投入。這一點突出地表現在品種改良、栽培管理和施肥技術上。首先,改良后的新品種,可以在其他投入要素不變或少量增加的情況下,使產量獲得較大幅度的增長。其次,採用先進的栽培管理技術,可以解決原來生產上難以解決的矛盾,並節約工本。第三,先進的施肥技術,可以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3. 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擴展農副產品銷售市場。生產多了,銷不出去,就會影響農業再生產的積極性。比如,有的地方有豐富的生產鮮活產品的資源,但當地市場卻十分有限,因此資源優勢難以轉變為經濟優勢。如果我們採用保鮮包裝,就可以把鮮活產品運出去,從而擴展它的市場。此外,通過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還可以提高農副產品的品位,提高它在市場上的競爭的能力。這也是擴展銷售市場的一個方面。

4. 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改善農民的生產水平。1968年我在陝北延川縣梁家河村插隊的時候,隻不過是在全村搞了沼氣化的科技活動,但卻嘗到了推廣科技進步的甜頭。家家戶戶煮飯不用柴,點燈不用油,鄉親們那種喜悅的笑容至今宛然在目。實踐証明,科技與政治是緊密聯系的。科技搞上去了,生產生活問題解決了,就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

科技興農必須有明確的指導思想。這就是:科技先導,配套服務。科技興農,不僅是農業和科技部門的事,而且是全黨和各職能部門的共同任務。推進閩東大農業的進程,必須以科技為導向,實行配套服務。一要充實現有的科技力量和加強科研工作,進一步實施科技“雙放”政策,組織大批科技人員進入農業主戰場。二要辦好多形式、多層次、多功能的經營服務實體,開展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培訓、技術市場等方面的有償服務,總結推廣我區已出現的農業科技集團承包的成功經驗。三要建立健全農村四級科技推廣服務網絡,並聘請一批農民技術員充實鄉村技術隊伍。四要做好技術人才的供需中介工作,引導科技人員到農場領辦、承包各種技術產業、企業和其他生產項目。五要擠出資金,大力輪訓農村的實用技術隊伍,並且通過農業院校,培養一批具有中專文憑的農民技術員,為農村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的農技骨干,造就一代新農民。

這裡必須強調一點,科技興農必須以教育興農為基礎,提高閩東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除了加強基礎教育外,當前應以在鄉知識青年為主要對象進行職業技術教育,使他們成為農村脫貧致富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帶頭人。

五、關於為大農業服務的問題:樹立服務觀念,強化服務措施。

大農業從本質上講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隨著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逐步發展,農民對社會化服務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大。農民不僅要求在生產過程中提供耕、耙、播、收、植保、灌溉、技術指導以及農藥、化肥、柴油、良種等生產資料供應方面更多更好的服務,而且要求在產前、產中、產后從信息、信貸、加工、運輸、儲藏等方面提供系統的服務。要通過走社會化服務體系的路子,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來促進大農業的進程﹔通過傳統的農技服務,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內容。

大農業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服務於大農業不應該是隨意性的,而必須有一定的制度加以保証﹔服務手段不應該是簡單化的,而必須是配套的。

我們要建立起政府對農民負責的制度。圍繞農業生產的各個項目,縣、鄉、村應從實際出發,層層明確任務指標,簽訂上對下的承包合同,向基層群眾提供各種農業生產資料的供應和技術、資金等方面的服務。我們不僅要求農民、農村做到什麼,而且必須規范各政府部門應該服務什麼﹔不但要把農民的生產任務和貢獻“量化”,而且必須把各級各部門和集體經濟組織的服務職責“硬化”。隻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動員社會上各方面的力量,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建立起社會化農業服務體系,那麼閩東的大農業一定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出現新的重大突破。


 

 

( 編輯:皮博   送簽:皮博   簽發:馮愛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