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機關黨建資料庫>>習作共讀>>書籍>>《擺脫貧困》

連載·《擺脫貧困》

《擺脫貧困》·跋

習近平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2018年12月05日15:20
文字縮放:

 《擺脫貧困》 習近平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我在閩東地區工作了兩年,雖也與閩東全體干部、群眾一起,付諸相當努力,然而我心難安。對脫貧事業這個需要幾代人努力的浩大工程來說,我的努力畢竟時者甚短,功者甚微。項南同志在序中說對閩東地區的“具體幫助很不夠”,“總覺得欠了賬”,這是老書記的謙遜之詞。而我在閩東的改革開放之志未酬,“欠賬”之感確常系於心,難以釋懷。

今天所以敢於不揣淺見將在閩東的講話、文章公之於世,多少是一點還賬的意思。

改革正當盛時,變化極其劇烈,講話的鮮見留下錄音,著文的常以筆名應世,忐忑於來朝示人以不智。誠然,對於在改革開放中一切可能大改其觀的未來,我們今天講的話、著的文、做的事絕不會十全十美,但歷史畢竟是歷史,我們完全可以了無遺憾。

我也明知白駒過隙,逝者如斯,又值改革開放的大潮洶涌,我們必須以審視的眼光看待不適應我們獲得更快發展的一切並對其進行改革。未來可能講更有意思的話,著更其完美的文,做更其壯麗的事業,但今天只是今天,未來也只是今天的未來。在這本書中,我隻提供一份我在閩東實踐、思考的記錄,這對於閩東脫貧事業和其他事業之宏偉大廈或可成為一石一木,對於后來者或許也有些微意義——若留下探索,后人總結﹔若留下經驗,后人咀嚼﹔若留下教訓,后人借鑒﹔若留下失誤,后人避免。我亦斷定此書會被人遺忘。遺忘乃是大好事,足以証明我們前進得很快。

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有些方面落伍了。落伍原因歷史學家們可以慢慢探究﹔但對於更多的人來說,勵精圖治,發憤圖強,以中國的繁榮昌盛為己任,盡短時間使整個國家“脫貧”,盡短時間使中國立於發達國家之林,才是更為緊迫、更為切實的思想和行動。

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唯有全民把經濟建設當作最大的政治!

收集在這本書裡的29篇,12萬字,論及的問題方方面面,主旨隻有一個,即經濟建設。早在十年前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即提出:要把全黨的工作中心轉到經濟建設上來。然而,風風雨雨、冷冷熱熱、進進退退、尋尋覓覓,許多人對經濟建設就是最大的政治這一點始終欠缺理解,腦子始終轉不過來。而實踐則不斷給予明証: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隻有在生產力的解放中,在國力的快速增強中,在人民生活的極大改善中,在與外部世界日益廣泛的交往中才能得以最充分體現。中國的成功點,恰在於我們重視經濟建設的話說得早,事做得快,業立得牢。試看今日之域中,中國之所以成為地位穩靠、說話響亮的重要國家,正在於她堅持改革開放,獲得了世人矚目的經濟發展。

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事業,一代又一代人探索,失誤乃至失敗,再探索,直至成功,循環往復,乃至無窮,這是無可指摘的必由之路。

鄧小平同志今年的南巡,說過這樣的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我就是相信毛主席講的實事求是。過去我們打仗靠這個,現在搞建設、搞改革也靠這個。我們講了一輩子馬克思主義,其實馬克思主義並不玄奧。馬克思主義是很朴實的東西,很朴實的道理。

鄧小平同志還說,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准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

我是崇尚行動的。實踐高於認識的地方正在於它是行動。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不擔心說錯什麼,只是擔心“意識貧困”,沒有更加大膽的改革開放的新意﹔也不擔心做錯什麼,只是擔心“思路貧困”,沒有更有力度的改革開放的舉措。

兩年前,我離開閩東到福州赴任時,人民日報恰有一篇報道:閩東脫離貧困線。有友人欣喜打電話告我此訊。我卻沒有絲毫輕鬆之感。我深知,相距於我們的理想,相距於我們的目標,相距於真正意義上的“脫貧”,“脫離貧困線”隻能說是起步﹔同時,我也堅信,“億萬千百十,皆起於一”,閩東跨越了這一條“貧困線”,若能繼續臥薪嘗膽,矢志如初,再接再厲,奮斗不息,必能徹底擺脫貧困。

全書的題目叫做“擺脫貧困”,其意義首先在於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隻有首先“擺脫”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脫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脫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

( 編輯:皮博   送簽:皮博   簽發:馮愛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