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機關黨建資料庫>>習作共讀>>書籍>>《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

《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俗文俚語篇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大力促進農民增加收入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8年12月05日15:09
文字縮放: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一定要看到,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2013 年12 月23 日至24 日,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小康”一詞,曾在《晉書• 孫楚傳》中有載:“山陵既固,中夏小康。”它體現的是中國儒家理想中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樂的社會局面,后多指境內安寧、社會經濟情況較好的社會。今天我們經常提到“小康”,主要是指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在特定時期所要達到的目標。

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的人均GDP 僅200 美元左右,大大低於國際上通行的貧困線。鄧小平在設計中國現代化發展戰略目標和步驟時,從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的實際出發,調整了在20 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表示屆時隻能實現“小康”的標准。以后,他又進一步提出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即20 世紀80 年代經濟總量翻一番,解決老百姓的溫飽問題﹔20 世紀90 年代再翻一番,人均GDP 達到800 美元至1 000 美元,總體上達到小康的水平﹔到21世紀的前30 年至50 年,再翻兩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從此,“小康社會”就成為老百姓最為熟悉的話語,它指的是全體中國人民所享有的介於溫飽和富裕之間的比較殷實的生活狀態。時間飛逝,白駒過隙,鄧小平設計的目標和步驟,前兩步如期實現。但2000 年我們所實現的“小康”,主要是就人均GDP達到或接近於1 000 美元來說的,它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社會”。於是,黨把在21 世紀前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近期的戰略任務。21 世紀頭十年,我國的人均GDP 已經突破4 000 美元,提前實現了鄧小平提出的第三步的經濟指標。但是,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出現了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等問題,制約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目標的實現。

習近平引用“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句俗語,既有對鄧小平“三步走”戰略思想的歷史繼承性,又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包含著豐富的內涵。也就是說,我們看“小康”,不僅要看經濟總量,而且要看生活質量﹔不僅要看“做大蛋糕”,而且要看“分好蛋糕”﹔不僅要看平均數,還要看大多數。這表達了黨對“小康社會”認識的深化。

當我們的國家逐步實現鄧小平當年的偉大設想“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時候,當我們看到身邊出現越來越多的富裕人群的時候,我們當然應該為這些舉世矚目的經濟建設成就歡欣鼓舞。但是,切莫忘記先富的目的是要帶動后富,最終的目標是要惠及全民,是要共同富裕。於是,我們就不能在目前經濟建設的成績面前止步,而是要更加堅定地走下去,將共同富裕的思路貫徹落實下去。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裡“老鄉”才是關鍵,“老鄉”就是廣大的農村人口。在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正是依靠著老鄉的支持,才一步一個腳印地實踐著救國圖存、建國富強的革命事業。著名的淮海戰役,就是老鄉們用手推車推出來的勝利!在目前的中國,城市的發展非常快,這自然令人欣喜,但是更多關注的目光必須要轉向不發達或欠發達的地區,特別是農村。一個國家的發展應該是平衡的發展,應該是惠及全民的發展。中國的人口結構中,農村人口仍然佔絕大多數,從某種意義上說,隻有農村人口富裕了,中國才能真正走向富強。

習近平曾經在農村基層當過支部書記,非常了解中國農村的情況,在他心裡一直裝著農民和農村的問題。無論是科技興農,還是農村城鎮化,都是為了讓農村裡的老鄉得到實惠。隻有老鄉們都過上小康的日子,才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授權連載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編輯:皮博   送簽:皮博   簽發:馮愛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