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機關黨建資料庫>>習作共讀>>書籍>>《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

《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詩文引用篇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讓各種文明在相互影響中融合共進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8年12月05日15:06
文字縮放: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漫長歷史進程中,中國和東盟國家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享譽世界的輝煌文明。這裡是充滿多樣性的區域,各種文明在相互影響中融合演進,為中國和東盟國家人民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促進提供了重要文化基礎。

——2013 年10 月3 日,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的演講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語出民族英雄林則徐的一副自勉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時,自撰此聯並懸於政事堂。習近平引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表達了中國和東盟國家人民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促進的信念。

林則徐(1785~1850),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竢村老人,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列強侵略,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海納百川”者,《庄子• 秋水篇》有:“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有:“海,天池也,此納百川者。”晉代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其言包含廣也。”“有容乃大”出自《尚書• 君陳》:“爾無忿疾於頑。無求備於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是說:大海可以容納千百條河流,因為大海擁有這樣寬廣的胸懷,所以是最偉大的。人也要心胸寬廣才能變得偉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意思是:懸崖峭壁能夠直立千丈,是因為沒有欲望向其他方向傾倒。所以做人做事要放棄自己的私欲,才能堅韌不拔。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做人如此,治國亦如此,國際交往中更是如此。1955 年,周恩來在亞非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外交方針。“求同”就是尋找共同思想、共同要求、共同利益,是構建和諧的基礎﹔“存異”就是保留不同觀點、不同主張、不同利益,是構建和諧的條件。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的演講中所提出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正是對於“求同存異”精神的張揚。

中國與東盟各國的友好關系源遠流長,尤其是2002 年11 月,中國與東盟10 國領導人簽署了《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到2010 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進程,使中國與東盟的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十多年來,中國與東盟各國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個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和拓展,促進了雙方的共同發展。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我們要積極借鑒其他地區發展經驗,歡迎域外國家為本地區發展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同時,域外國家也應該尊重本地區的多樣性,多做有利於本地區發展穩定的事情。”這句話表明:對於域外國家挑撥分化中國和東盟關系的行為,要有所警惕。一直以來,中國奉行“和平發展”的原則,但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加,使得某些國家對中國抱有懷疑甚至敵對態度,認為中國的發展是一種威脅,並試圖以此分化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所以,習近平的講話引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也是對“中國威脅論”的一種回應。

中國一貫主張與周邊國家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要實現這一點,就要“有容乃大”,“容”的不僅是多樣性區域中各種文明的異同,更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與進步。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和東盟共同體、東亞共同體息息相關,應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多元共生、包容共進,才能共同造福於本地區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授權連載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編輯:皮博   送簽:皮博   簽發:馮愛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