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機關黨建資料庫>>習作共讀>>書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

九、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關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18年12月05日13:56
文字縮放: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周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習近平總書記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對新常態的基本特點、科學內涵作了精辟闡釋,對新常態怎麼看、新常態下怎麼干提出了明確要求。要主動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與時俱進抓好經濟工作,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物質基礎。

  1.准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征就是進入新常態”,“要把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作為貫穿發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這是做好經濟工作的出發點。

  全面認識和把握新常態,需要從時間和空間的大角度審視我國發展。這是因為,我國經濟發展歷程中新狀態、新格局、新階段總是在不斷形成,經濟發展新常態是這個長過程的一個階段,這完全符合事物發展螺旋式上升的運動規律。

  從時間上看,新常態是我國不同發展階段更替變化的結果。我國古代以農業立國,農耕文明長期居於世界領先水平。工業革命發生后,我們就開始落伍了。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領導人民開始大規模工業化建設,但未能順利持續下去。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經濟總量躍升為世界第二,制造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一,創造了世界發展的奇跡。然而隨著經濟總量不斷增大,我們在發展中遇到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面臨著經濟發展速度換擋節點,如同一個人10歲至18歲期間個子猛長,18歲之后長個子的速度就慢下來了﹔面臨著經濟發展結構調整節點,低端產業產能過剩要集中消化,中高端產業要加快發展,過去生產什麼都賺錢、生產多少都能賣出去的情況不存在了﹔面臨著經濟發展動力轉換節點,低成本資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驅動力明顯減弱,經濟增長需要更多驅動力創新。

  從空間上看,我國出口優勢和參與國際產業分工模式面臨新挑戰,經濟發展新常態是這種變化的體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大踏步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對國際市場的充分有效利用,使我國快速成長為世界貿易大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全球貿易發展進入低迷期,導致我國出口需求增速放緩。同時,從一些世界貿易大國的實踐看,當貨物出口佔世界總額的比重達到10%左右,就會出現拐點,增速要降下來。我國貨物出口佔世界總額的比重,2010年超過10%,2014年達到12.3%。這意味著我國出口增速拐點已經到來,今后再要維持出口高增長、出口佔國內生產總值的高比例已不大可能。這就要求必須把經濟增長動力更多放在創新驅動和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上。

  從時空兩方面綜合來看,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是:增長速度要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這些變化,是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實現這樣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是一個新的巨大挑戰。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盡管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我國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要把握這些大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推動我國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准確到位。要徹底拋棄用舊的思維邏輯和方式方法再現高增長的想法,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重大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要堅持辯証法,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基本面是好的,另一方面也面臨著很多困難和挑戰,特別是結構性產能過剩比較嚴重。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歷史關口,隻有加快改革創新,抓緊做好工作,才能順利過關。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理論上作出創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要注意克服幾種傾向。其一,新常態不是一個事件,不要用好或壞來判斷。新常態是一個客觀狀態,是一種內在必然性,並沒有好壞之分,要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其二,新常態不是一個筐子,不要什麼都往裡面裝。新常態主要表現在經濟領域,不要濫用新常態概念,甚至把一些不好的現象都歸入新常態。其三,新常態不是一個避風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難做好的工作都歸結於新常態,新常態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發展,不是不要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而是要更好發揮主觀能動性、更有創造精神地推動發展。

  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要主動得力。推動經濟發展,要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從過去主要看增長速度有多快轉變為主要看質量和效益有多好。穩定經濟增長,要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躍升。實施宏觀調控,要更加注重引導市場行為和社會心理預期,實現反周期目標。調整產業結構,要更加注重加減乘除並舉,引導增量,主動減量,發揮創新引領發展第一動力作用,抓好職業培訓。推進城鎮化,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核心,推動更多人口融入城鎮。促進區域發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空間均衡,著力塑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重點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三大戰略。保護生態環境,要更加注重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的精准幫扶,使他們有現實獲得感。進行資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要集中力量辦好市場辦不了的事。擴大對外開放,要更加注重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提高我國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

  2.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

  發展才能自強,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面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出現的一系列困難矛盾、風險挑戰,必須更好落實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實現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發展,民生改善、就業充分的發展,勞動生產率提高、經濟活力增強、結構調整有成效的發展。

  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是針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出來的。過去,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曾經在我國發揮了很大作用,大兵團作戰加快了我國經濟發展步伐,但現在再按照過去那種粗放型發展方式來做,不僅國內條件不支持,國際條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續的。把經濟發展僅僅理解為數量增減、簡單重復,是形而上學的發展觀。如果仍然想著粗放型高速發展,習慣於鋪攤子、上項目,即使暫時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不會持久,相反會使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進一步積累、激化。

  發展必須保持一定的速度,但並不是單純追求增長速度,而是追求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衡量經濟發展好壞,不是速度高一點,形勢就“好得很”,也不是速度下來一點,形勢就“糟得很”,而是要看有沒有質量和效益,就是投資有回報、產品有市場、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環境有改善,這才是我們要的發展。

  實現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高,必須遵循規律、按規律辦事。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必然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堅持科學發展,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實際出發,把握發展新特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必須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堅持走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堅持包容性發展,必須堅持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構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包容性發展新機制,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要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實地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以結構深度調整、振興實體經濟為主線調整完善相關政策,構建產業新體系,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轉方式調結構的基礎動力在創新,要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形成一批重大創新成果,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使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經濟活動,形成新的產品群、產業群。

  3.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后,對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我們一直在根據實踐拓展和認識深化尋找新的科學定位。黨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修改為“決定性作用”,這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一個新突破,標志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個重要判斷有利於在全黨全社會樹立關於政府和市場關系的正確觀念,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於轉變政府職能,有利於抑制消極腐敗現象。

  毫不動搖地堅持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我們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任何想把公有制經濟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經濟否定掉的觀點,都是不符合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國改革發展要求的,因此也都是錯誤的。要建立完善現代產權制度,積極穩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切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理論和實踐都証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必須不失時機地加大改革力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在思想上更加尊重市場決定資源配置這一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在行動上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讓企業和個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間去發展經濟、創造財富。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為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提供制度保障。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以開放促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不是起全部作用,不是說政府就無所作為,而是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著力提高宏觀調控和科學管理的水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發揮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証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場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然要堅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揮黨和政府的積極作用。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

  要講辯証法、兩點論,把“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用好。政府和市場的作用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也不是簡單地讓市場作用多一些、政府作用少一些的問題,而是統籌把握,優勢互補,有機結合,協同發力。要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凡屬市場能發揮作用的,政府要簡政放權,要鬆綁支持,不要去干預﹔凡屬市場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政府應當主動補位,該管的要堅決管,管到位,管出水平,避免出問題。要善於運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實行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隻告訴市場主體不能做什麼,至於能做什麼,該做什麼,由市場主體根據市場變化作出判斷。要找准市場功能和政府行為的最佳結合點,切實把市場和政府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出來,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特色和優勢,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

  4.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整個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和戰略舉措。”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好,就能夠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從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

  從全球范圍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國際經濟競爭甚至是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就是創新能力的競爭。誰能在創新上下先手棋,誰就能掌握主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一些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帶動了關鍵技術交叉融合、群體躍進,變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斷積累。即將出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緊緊抓住和用好機遇,快馬加鞭予以推進。

  從國內看,創新驅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塊頭大不等於強,體重大不等於壯,虛胖不行。”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仍然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個頭的“阿喀琉斯之踵”。我國經濟發展要突破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於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必須及早轉入創新驅動發展軌道,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發揮創新對拉動發展的乘數效應。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樹立強烈的創新自信,敢於走前人沒走過的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是一個大國,在科技創新上要有自己的東西。”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現在,我國整體科技發展水平已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培養了一支宏大的科技工作者隊伍,科技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我們在世界尖端水平上一定要有自信,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勇於創造引領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把握好基本要求。要緊扣發展大勢,跟蹤全球科技發展方向,堅持問題導向,明確我國科技創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速趕超甚至引領步伐。要深化改革,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加快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繼續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進政府科技管理體制改革,讓機構、人才、裝置、資金、項目都充分活躍起來,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強大合力。要強化激勵,大力集聚創新人才,加快形成一支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敢於承擔風險的創新型人才隊伍,擇天下英才而用之,激發他們的創新激情。要擴大開放,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全面提高我國科技創新的國際合作水平。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把重要領域的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抓緊出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政策和部署,抓緊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再選擇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集中力量、協同攻關。加快建設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創新基礎平台,打造聚集國內外一流人才的高地,形成代表國家水平、國際同行認可、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的科技創新實力,成為搶佔國際科技制高點的重要戰略創新力量。

  5.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經過30多年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長期積累了一些結構性、體制性、素質性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體現在經濟增速下降、工業品價格下降、實體企業盈利下降、財政收入增幅下降、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這些問題不是周期性的,而主要是結構性的。要解決我國經濟深層次問題,必須下決心在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給體系更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

  供給和需求是市場經濟內在關系的兩個基本方面,是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証關系。沒有需求,供給就無從實現,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給﹔沒有供給,需求就無法滿足,新的供給可以創造新的需求。供給側管理和需求側管理是調控宏觀經濟的兩個基本手段。需求側管理,重在解決總量性問題,注重短期調控,主要是通過調節稅收、財政支出、貨幣信貸等來刺激或抑制需求,進而推動經濟增長。供給側管理,重在解決結構性問題,注重激發經濟增長動力,主要通過優化要素配置和調整生產結構來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進而推動經濟增長。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比如,我國一些行業和產業產能嚴重過剩,同時,大量關鍵裝備、核心技術、高端產品還依賴進口。我國農業發展形勢很好,但一些農產品供給沒有很好適應需求變化。一些有大量購買力支撐的消費需求,在國內得不到有效供給,消費者將大把鈔票花費在出境購物、“海淘”購物上,等等。事實証明,我國不是需求不足,或沒有需求,而是需求變了,供給的產品卻沒有變,質量、服務跟不上。有效供給能力不足帶來大量“需求外溢”,消費能力嚴重外流。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必須從供給側發力,找准在世界供給市場上的定位﹔必須把改善供給側結構作為主攻方向,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史,經濟政策是以供給側為重點還是以需求側為重點,要依據一國宏觀經濟形勢作出抉擇。放棄需求側談供給側或放棄供給側談需求側都是片面的。我們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強調供給又關注需求,既突出發展社會生產力又注重完善生產關系,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著眼當前又立足長遠。從政治經濟學角度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國供給能力更好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需要,從而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不能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給學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們的解釋來宣揚“新自由主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場硬仗,要從生產端入手,促進產能過剩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簡言之,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要通過一系列政策舉措,特別是推動科技創新、發展實體經濟、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來解決我國經濟供給側存在的問題,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6.始終把“三農”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定要看到,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三農”向好全局主動。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深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破解“三農”難題、增強創新動力、厚植發展優勢,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讓農業農村成為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

  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基礎。新形勢下,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要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保障糧食安全是農業結構性改革的基本底線。要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國人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必須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實現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強政府支持保護,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讓主產區抓糧有積極性。搞好糧食儲備調節,善於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適當增加進口和加快農業走出去步伐。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必須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農業技術創新步伐,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這是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魂”。要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農村集體土地應該由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農民家庭承包,其他任何主體都不能取代農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論承包經營權如何流轉,集體土地承包權都屬於農民家庭。不斷探索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完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積極深化農村改革,把握正確方向,尊重農民意願,堅持試點先行,確保農村改革健康順利進行。

  加強農村社會管理,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注重補農村的短板、揚農村的長處,努力建設美麗鄉村和農民幸福家園。要重視農村“三留守”問題,重視空心村問題,搞好農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重視化解農村社會矛盾,及時反映和協調農民各方面利益訴求,處理好政府和群眾利益關系,從源頭上預防減少社會矛盾。重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快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關鍵在人。要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扶持農民,解決好“地誰來種、新農村誰來建”的問題。富裕農民,就是廣辟農民增收致富門路,提高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農民,就是提高農民素質,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確保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后繼有人﹔扶持農民,就是強化政府對農業的支持保護,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要把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促進城鄉在規劃布局、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發展。通過建立城鄉融合的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

  7.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又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推進城鎮化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城鎮化過程中也積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比如,兩億多進城務工人員和其他常住人口還沒有完全融入城市,沒有享受同城市居民完全平等的公共服務和市民權利﹔一些地方城鎮建設規模擴張過快、佔地過多,盲目“攤大餅”問題突出﹔許多城市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減弱,水土資源和能源不足、環境污染等問題凸顯﹔相當一部分城市建設規模和速度超出財力,城市政府債務負擔過重﹔城市社會治理體制和水平滯后,社會穩定面臨許多挑戰。可以說,我國城鎮化發展既面臨巨大機遇,更面對諸多難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城鎮化,在人類發展史上沒有先例。粗放擴張、人地失衡、舉債度日、破壞環境的老路不能再走了,也走不通了。在這樣一個十分關鍵的路口,必須走出一條新型城鎮化道路。要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出發,遵循規律,因勢利導,使城鎮化成為一個順勢而為、水到渠成的發展過程。要堅持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堅持優化布局,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堅持生態文明,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堅持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要堅持把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擺在突出位置來落實,更加注重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更加注重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注重環境宜居和歷史文脈傳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要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與城鎮居民有同等權利和義務,同時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持引導其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上述權益。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挂鉤機制,加快改革和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解決好城鎮化的資金保障問題。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要提高城鎮建設用地利用效率,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合理結構。提高城鎮建設水平,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加強對城鎮化的管理,加快培養一批懂城市、會管理的干部,著力打造智慧城市,加強城市公共管理,全面提升市民素質,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

( 編輯:皮博   送簽:皮博   簽發:馮愛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