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機關黨建資料庫>>習作共讀>>書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十一、走和平發展道路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2014年3月27日)

來源:共產黨員網2020年08月20日08:55
文字縮放: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推動文明交流互鑒,需要秉持正確的態度和原則。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堅持以下幾點。

  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陽光有七種顏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集體記憶。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從茹毛飲血到田園農耕,從工業革命到信息社會,構成了波瀾壯闊的文明圖譜,書寫了激蕩人心的文明華章。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如果世界上隻有一種花朵,就算這種花朵再美,那也是單調的。不論是中華文明,還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類文明創造的成果。

  我參觀過法國盧浮宮,也參觀過中國故宮博物院,它們珍藏著千萬件藝術珍品,吸引人們眼球的正是其展現的多樣文明成果。文明交流互鑒不應該以獨尊某一種文明或者貶損某一種文明為前提。中國人在2000多年前就認識到了“物之不齊,物之情也”[1]的道理。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可以豐富人類文明的色彩,讓各國人民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開創更有選擇的未來。

  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類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鑒的前提。各種人類文明在價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無是處的文明,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

  我訪問過世界上許多地方,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這些文明與其他文明的不同之處、獨到之處,了解在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到過代表古瑪雅文明的奇琴伊察,也到過帶有濃厚伊斯蘭文明色彩的中亞古城撒馬爾罕。我深深感到,要了解各種文明的真諦,必須秉持平等、謙虛的態度。如果居高臨下對待一種文明,不僅不能參透這種文明的奧妙,而且會與之格格不入。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傲慢和偏見是文明交流互鑒的最大障礙。

  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鑒的動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類創造的各種文明都是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每一種文明都是獨特的。在文明問題上,生搬硬套、削足適履不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歷史告訴我們,隻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隻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麼“文明沖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這就是中國人常說的:“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中華文明經歷了5000多年的歷史變遷,但始終一脈相承,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

  公元前100多年,中國就開始開辟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2]。漢代張騫[3]於公元前138年和119年兩次出使西域,向西域傳播了中華文化,也引進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西漢時期,中國的船隊就到達了印度和斯裡蘭卡,用中國的絲綢換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中國唐代是中國歷史上對外交流的活躍期。據史料記載,唐代中國通使交好的國家多達70多個,那時候的首都長安裡來自各國的使臣、商人、留學生雲集成群。這個大交流促進了中華文化遠播世界,也促進了各國文化和物產傳入中國。15世紀初,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4]七次遠洋航海,到了東南亞很多國家,一直抵達非洲東海岸的肯尼亞,留下了中國同沿途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話。明末清初,中國人積極學習現代科技知識,歐洲的天文學、醫學、數學、幾何學、地理學知識紛紛傳入中國,開闊中國人的知識視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更是頻繁展開,這其中有沖突、矛盾、疑惑、拒絕,但更多是學習、消化、融合、創新。

  佛教產生於古代印度,但傳入中國后,經過長期演化,佛教同中國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發展,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給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留下了深刻影響。中國唐代玄奘[5]西行取經,歷盡磨難,體現的是中國人學習域外文化的堅韌精神。根據他的故事演繹的神話小說《西游記》[6],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國人根據中華文化發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獨特的佛教理論,而且使佛教從中國傳播到了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

  2000多年來,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先后傳入中國,中國音樂、繪畫、文學等也不斷吸納外來文明的優長。中國傳統畫法同西方油畫融合創新,形成了獨具魅力的中國寫意油畫,徐悲鴻[7]等大師的作品受到廣泛贊賞。中國的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四大發明帶動了世界變革,推動了歐洲文藝復興。中國哲學、文學、醫藥、絲綢、瓷器、茶葉等傳入西方,滲入西方民眾日常生活之中。《馬可·波羅游記》令無數人對中國心向往之。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秦俑[8],人們稱之為“地下的軍團”。法國總統希拉克參觀之后說:“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1987年,這一塵封了2000多年的中華文化珍品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中國還有大量文明成果被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記憶遺產名錄。這裡,我要對教科文組織為保存和傳播中華文明作出的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

  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不同文化、種族、膚色、宗教和不同社會制度所組成的世界裡,各國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中國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9]的道理。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國史學家左丘明[10]在《左傳》[11]中記錄了齊國上大夫晏子[12]關於“和”的一段話:“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

  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和多種宗教。如果隻有一種生活方式,隻有一種語言,隻有一種音樂,隻有一種服飾,那是不可想象的。

  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對待不同文明,我們需要比天空更寬闊的胸懷。文明如水,潤物無聲。我們應該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我們應該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

  1987年,在中國陝西的法門寺,地宮中出土了20件美輪美奐的琉璃器,這是唐代傳入中國的東羅馬和伊斯蘭的琉璃器。我在欣賞這些域外文物時,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對待不同文明,不能隻滿足於欣賞它們產生的精美物件,更應該去領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隻滿足於領略它們對以往人們生活的藝術表現,更應該讓其中蘊藏的精神鮮活起來。

  ____________

  *這是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的一部分。

  注 釋  

  [1]見《孟子·滕文公上》。

  [2]中國古代經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貿易通道。因大量中國絲和絲織品多經此路西運,故稱絲綢之路。

  [3]張騫(?—前114),漢中成固(今陝西城固東)人。西漢大臣。為相約西域(漢代對玉門關、陽關以西地區統稱西域)各民族共同抵御匈奴,先后於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兩次奉命出使西域,遠達今中亞地區,密切了中原與西域的聯系,促進了絲綢之路的開辟。

  [4]鄭和(1371一1433),雲南昆陽(今雲南晉寧)人。明代航海家。明初入宮,后任內官監太監。 1405年至1433年間,先后7次率領龐大船隊出使亞非諸國,遍訪東南亞、印度洋及紅海沿岸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曾遠達非洲東海岸和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史稱鄭和下西洋(明代稱今文萊以西海域為西洋)。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

  [5]玄奘(600或602一664),俗稱唐僧,生於隋代,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唐代高僧,佛教經典翻譯家、唯識宗創始人之一。13歲出家,后遍訪名師,因感諸師所說不一,難得定論,決意西行取經。629年(一說為627年)前往今印度等地研習佛教典籍,645年回到長安。后譯出佛經75部,共1335卷,並根據西行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一書。

  [6]《西游記》,是吳承恩著的一部神話小說,描寫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去四天取經,沿途降妖伏魔取得真經的故事。《西游記》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吳承恩(約1500一約1582),山陽(今江蘇淮安)人。明代文學家。

  [7]徐悲鴻(1895一1953),江蘇宜興人。中國畫家、美術教育家。

  [8]秦俑,指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陵墓隨葬的陶兵馬雕塑群。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9]見本書《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11]。

  [10]左丘明(前556一前451),魯國人。春秋時期史學家。

  [11]《左傳》,又稱《左氏春秋》,相傳為左丘明作,中國儒家經典之一。與《公羊傳》、《榖梁傳》同為解釋《春秋》的三傳之一。

  [12]晏子(?一前 500),即晏嬰,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春秋時期齊國大夫。

( 編輯:皮博   送簽:張莉   簽發:張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