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陽光”青年的迷途墜落

王丹妮
2021年03月08日15:31
文字縮放:

2018年11月30日晚上7點,一輛白色小轎車飛速駛離河北省南宮市,駕駛室內的年輕男子緊緊抓著方向盤,神情驚慌失措。與此同時,他供職的單位——南宮市水務局正在緊急核對賬目。工作人員發現,單位負責的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項目尚未達到結算日期,資金賬戶余額竟從近2000萬元變成了1元。

逃跑的男子名叫李曉飛,是南宮市水務局財務股工作人員。因沉迷網絡賭博,他在短短8個月時間內,挪用、貪污公款共計1921.88萬元。2019年12月30日,李曉飛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6個月,並處罰金20萬元。

人生平坦順利背后的苦悶迷茫

1990年,李曉飛出生在南宮市一個生活比較富裕的農民家庭。從一所民辦本科學校畢業后,他先后在北京、內蒙古兩地工作。外面的世界雖然精彩,但工作之余,他大多無所事事,常常靠喝酒打發時間。遠離家鄉獨自在外,更讓他既沒有歸屬感、也沒有安全感。2012年,李曉飛通過公開招聘成為南宮市水務局的一名事業編制工作人員,回到了自小成長的環境裡,來到了父母身邊。他先被分配在辦公室,兩年后轉到防汛抗旱辦,2017年又被調到財務股。

談及過往,李曉飛對自己在工作中受到的肯定頗為自豪,對遇到的波折頗不以為然。比如,剛參加工作第一年就在單位評上了先進﹔單位組織的一次演講比賽上,他講的某項工作設想,讓領導對他刮目相看。不過,再仔細和李曉飛聊下去就會發現,他對事業上要追求什麼、該往哪個方向努力,始終沒有清晰認識。他期待可以當部門領導,也想到考公務員,由於身份和學歷限制等原因,過了幾年,他又信心不足。單位黨組織想要吸納他成為入黨積極分子,李曉飛卻聽任父母的“運作”,要在老家村中入黨,但此事最終因不合規而不了了之。直到今天,“自己是不是黨員,黨組織關系在哪裡”,李曉飛都不太清楚。

回憶起這些順與不順,李曉飛沒有表現出后悔或遺憾,相反很是“坦然”——“我的性子是隨遇而安,不計較得失的。”他將“不了解”解釋為“無所謂”,又將“散漫放任”理解為“隨遇而安”,實際上是給迷茫混沌找了個代名詞。

對待事業,李曉飛信馬由缰,對待生活,他也沒有恰當的安排和規劃。從事個體經營的父母為李曉飛在南宮市買好了房,相比當地需要背負房貸的年輕人,李曉飛的生活壓力要小得多。但工作之余,李曉飛的時間在各式各樣淺嘗輒止的消遣中虛度。騎車、旅游、買文玩……這些所謂的愛好,對李曉飛來說多是三分鐘熱度,即使是很熟悉他的朋友,也很難講清他有什麼固定的興趣愛好。李曉飛曾說自己很愛看書,可不論同事還是家人,腦海中更多留下的是他玩手機的身影。

“事業無追求,生活無壓力,導致李曉飛缺乏奮斗的動力,沒有明確的精神寄托,更找不到生活的意義。”辦案人員分析道。在李曉飛心中,既沒有干事創業的理想,也沒有踏實生活的信念。精神空虛、時間虛擲,不良習氣就容易趁虛而入。

正是在2013年,微信搶紅包的熱潮裹挾了空閑時間百無聊賴的李曉飛,他和周圍朋友一樣,在微信上加了幾個“搶紅包群”。起初,他只是單純圖個娛樂。漸漸地,紅包群不再單純,一些人開始利用紅包群做賭博游戲。李曉飛1元2元地下注,一天輸贏在幾十元上下。當時有新聞報道過微信搶紅包存在貓膩,一位朋友曾提醒過李曉飛不要沾染,但“蠅頭小利”的新鮮和刺激讓李曉飛欲罷不能,他認為“我純粹為了消磨時間,幾十塊錢不算什麼”。

這成為李曉飛賭博噩夢的開始。

【執紀者說】第一次到看守所訊問李曉飛,隔著鐵欄,我們看到的是一個30歲左右的小伙子,儀表堂堂,口齒伶俐,思維敏捷。若非知悉其情況,誰也不願相信這就是我們的調查對象。李曉飛父母經商多年,他從小過著幸福的生活,成長道路平坦順利。結婚之后,妻子有固定工作,老人也暫不需照顧,他在下班之后有較充裕的空閑時間,個人條件好、生活壓力小。

自詡扛得住事背后的失智癲狂

2015年,微信紅包群變成了“賽車群”,玩家選定一輛虛擬賽車下注。時間有閑、精力旺盛的李曉飛,越發沉迷其中。本來事情已經出現轉機——微信群被封,但李曉飛卻沒有及時收手,當他看到群主發來的賭博網站鏈接,還是忍不住點開了。

賭博從來沒有贏家。2017年開始在網站上賭博后,李曉飛的下注金額也迅速增加到三五千元,甚至一兩萬元。越賭輸得越多,輸得越多就越想再贏回來。在這個過程中,李曉飛承受的壓力逐漸增大。家庭存款、朋友借款、銀行貸款、信用卡透支……所有來錢的辦法,李曉飛統統都試過。到了2018年4月,他的賭債已經達到140多萬元,而他當時的月工資隻有不到3000元。

“其實,如果在欠了10萬元賭債的時候,就向家人坦白,后果就不會這麼嚴重了。”這是李曉飛不忍回首的過去,他不想讓父母失望,不想讓愛人生氣,長時間不敢讓家人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麼。

不想讓家人擔心只是表面原因,不願坦白的背后則是賭博給李曉飛造成的錯覺和他的盲目自信。一方面,李曉飛沉迷的這款“游戲”能讓人連贏幾天甚至十幾天,他感覺隻要堅持玩下去總有一天可以贏回來。另一方面,李曉飛“不願認慫”,他“想讓人感到一些事自己能做好就很厲害,如果失敗或犯錯了,也不想讓人知道不光彩的經歷”,這其中也包括賭博這類所謂休閑娛樂的事情。但在賭博的陷阱面前,逞強的結果自然與最初設想大相徑庭。

2018年4月,面對朋友一次緊過一次的催債消息,李曉飛盯上了單位的公款。已經在財務股工作近一年的他,早已發現單位財務制度的漏洞。趁著股長不在,副股長請產假在家的機會,李曉飛從單位零余額賬戶裡挪出了20余萬元,用於歸還朋友的債務。

李曉飛深知,這20余萬元只是延緩了償還債務的時間。朋友的其他借款要還,挪走的公款要補。想做生意,自己沒有本金﹔想借錢,已經無人可借。被擠到絕望角落裡的李曉飛,又錯把賭博看作了“希望之光”:互聯網上丟掉的錢,還是要從互聯網上賺回來。

“從不少年輕干部貪污挪用公款案件來看,年輕人往往圖一時爽,救一時急,作案手段直接,而且完全不考慮后果,李曉飛就是這樣的典型。”辦案人員介紹,一些走入歧途的年輕人面對壓力不知如何排解,犯了錯誤不知如何止損,問題越來越嚴重卻仍然不停止不收手。

此后的一筆筆挪用,李曉飛也曾糾結猶豫過,但是賭徒心理支配了他,抱著暫時不會有人發現的僥幸,他一發不可收拾,每一次挪用固定在80萬元或100萬元。賭得最瘋狂的時候,他在賭博網站上一天的充值金額就有400萬元,下注賭資則有三四十萬元之多。

眼看著單位年度查賬的日子越來越近,李曉飛無法填補的窟窿也越來越大。案發之際,他仍然表現出無知幼稚的一面。單位叫他來核對賬目時,假稱賬本放在家中為自己贏得喘息之機的李曉飛,用手機搜到挪用公款罪的最高刑是死刑,當即決定先跑再說。“我后來才知道現行刑法對挪用公款罪的最重刑罰是無期徒刑。”這正暴露了他法律知識的缺乏。

出逃20余天后,李曉飛在西安被警方抓捕歸案。

【執紀者說】工作穩定,生活安逸,精神需求愈發凸顯,加之內向貪玩的性格,李曉飛從微信上的“帶彩”游戲,很快掉入了網絡賭博的陷阱,從數額上的小打小鬧,到下注越來越大,越輸越急於返本。后來即便日日生活在恐慌與悔恨中,他仍然幻想贏回輸掉的錢,最終雪球越滾越大,難以為繼、鋌而走險。

對外勤懇正派背后的討巧掩飾

在很多人看來,李曉飛一直參與網絡賭博,而且還膽敢挪用單位巨額公款,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在南宮市水務局同事的印象中,李曉飛聰明勤快、踏實肯干,在單位有著不錯的人緣。他經常早早來到單位,打水、擦桌、掃地。其他同事都下班了,他還會多留一會兒,看看是否有緊急事情需要處理。有一次南宮市組織防汛演習,臨近結束時下起了雨,大部分人都跑開避雨,防汛抗旱辦隻有兩個人冒雨收拾好演習物資,其中一人就是李曉飛。憑借努力上進的勁頭和認真負責的態度,李曉飛很快獲得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剛剛工作一年,他就在單位年終考核評比中被評為先進個人。

在朋友眼中,李曉飛爽快又義氣,也因此社交面很廣。聚餐時,他總愛搶著買單。朋友遇到困難,他會積極出主意,幫忙解決問題。“雖然他不是南宮市裡人,但感覺他在當地結交的朋友比我還多。”李曉飛的一位南宮本地朋友說。

家庭生活中的李曉飛寡言少語,但細心體貼,從不做什麼出格的事情。父母看中的東西他主動購買,兒子出生后,他也能夠幫助妻子照顧孩子,分擔一些家務。

然而,在“都挺好”的工作生活之外,真實的自我則被李曉飛深深隱藏起來。“我想獲得別人的認可,就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現出積極向上的一面,哪怕有些做法不是我真實的想法,或是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圍。”李曉飛承認自己的兩面性,“說白了,我就是好表現。”

其實,過去的李曉飛一度沉悶內向,並不像現在表現出得這般積極上進。為人處世方式的改變發生在高二轉學之后。高中前半段,因為成績不好、朋友不多,李曉飛曾經陷入抑郁狀態,還去看了心理醫生,不久后,便轉到另一所高中上學。來到新的環境,他一改過往的性格,開始熱衷交朋友,這讓他在同學中很受歡迎,也漸漸開始習慣在人前保持這樣的形象,進而通過他人的認可和喜愛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青春期的他也曾有叛逆心理,但為了不讓父母擔心,李曉飛主動表現出聽話的樣子,這促使他在成人后習慣對家裡報喜不報憂,也能夠解釋為何在欠下巨額賭債后仍堅持對家人閉口不語。

如果說他人眼中的李曉飛是他主動晒在陽光下的一面,缺乏自制力又無法抵擋誘惑的心則躲藏在真實自我的陰影中間。審查調查期間,辦案人員發現,從欠下巨額賭債到挪用公款,單位同事和家人朋友都沒有察覺出李曉飛的異常。

2019年12月30日,李曉飛在法庭上陳述道:“在高牆內失去自由,很多人都覺得煎熬,我反倒覺得是一種解脫,是一種放鬆。”他再也不用背負巨額賭債的重壓,但也為自己因空虛而放縱、因惡習而犯罪的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執紀者說】李曉飛挪用公款案在年輕干部的自身成長和培養教育這兩方面,都具有重要警示意義。如果個人樹立明確的人生目標,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就不會因精神空虛沉迷惡習,走上違紀違法道路﹔如果單位能夠將財務制度真正落實到位,同時對關鍵崗位干部的品行與日常愛好予以更多關注考察,既管好“八小時內”,也盯住“八小時外”,李曉飛這樣的悲劇就會大大減少。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志)

( 編輯:鐘鳴   送簽:鐘鳴   簽發:陳 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