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理論武裝

從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看人口變動的長期趨勢及其影響

張車偉 蔡翼飛
來源:光明日報2021年05月21日09:26
文字縮放:

定期開展人口普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的明確規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簡稱“七普”)是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這次普查摸清了我國人口總量及其變動趨勢,也查清了人口結構和分布的最新變化,為我們更好地理解中國人口這一最大國情提供了最基礎的信息。

“七普”數據為制定和完善未來收入、消費、教育、就業、養老、醫療、社會保障等政策措施提供了基礎決策依據。“七普”數據提供的信息,有助於更加准確地把握需求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產業結構等狀況,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七普”數據還有助於准確分析判斷未來我國人口形勢,准確把握人口發展變化的新情況、新特征和新趨勢,深刻認識這些變化對人口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對於調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動人口結構優化、促進人口素質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普查數據反映的人口變動總體情況

與過去歷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使用了更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方法,更廣泛地調動了社會資源,也採取了更加嚴格的質量控制方法,使得普查結果的可靠性和准確性進一步提高。事后質量抽查的結果顯示,此次普查的漏登率僅有0.05%,低於國際上一般認可的3%的標准,表明“七普”是一次高質量的人口普查。

根據此次普查結果,我國總人口為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了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與2000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相比,下降0.04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盡管我國人口總數仍在增長,但增長速度不斷下降。與此同時,人口結構呈現出以下主要趨勢和特點:

一是0至14歲人口數量和佔比有所提高。此次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0至14歲少兒人口數量達到了25338萬人,佔17.95%,比2010年增加了3092萬人,比重上升了1.35個百分點。但同時,2020年出生人口規模為1200萬,與往年相比有大幅下降,比如2019年出生人口1467萬人,2018年出生人口1527萬人,2017年出生人口1728萬人等。在出生人口不斷下降的情況下,0至14歲人口佔比不降反升,主要是此次人口普查誤差率降低、准確性提高所致。多出的人口顯然不是一年或兩年增加的結果,而是每年抽樣調查的誤差積累所致。一般來說,在分析人口數據時,不能將普查年份數據和非普查年份數據直接進行對比。因為非普查年份人口數據是以普查年份數據為基礎,再加上當年抽樣調查數據估算所得,難免出現誤差,而每一次人口普查都是一次矯正人口數據的機會。

二是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和佔比雙下降。15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總規模為89438萬人,與2010年的93962萬人相比減少4524萬人﹔同時15至59歲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也有所下降,從2010年的70.14%下降至2020年的63.35%,降幅達到6.8個百分點。

三是人口老齡化程度快速加深。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佔比達到18.70%,65歲及以上人口1.91億,佔比為13.5%,與上個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別提高了2.51和2.72個百分點。

四是出生性別比向正常水平回歸。“七普”數據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1.3,較2010年下降了6.8。出生性別比偏高是我國過去面臨的一個嚴重的人口問題,隨著生育政策的調整變化,出生性別比正在快速回歸正常水平。

生育水平決定了一個國家人口的長期增長趨勢,國際上一般認為2.1的總和生育率為更替水平,低於2.1稱為低生育水平。我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總和生育率為1.2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總和生育率為1.18,這次普查顯示總和生育率為1.3。影響生育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政策性因素,但主要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勞動力受教育水平以及婦女參與社會勞動的程度等。筆者以2015年分年齡性別結構人口為基數,並根據“七普”提供的最新數據,使用人口學中的隊列要素預測模型,對2035年的人口規模和年齡結構進行預測,結果顯示,中國人口將在“十四五”末期或“十五五”初期達到最大值。

勞動力供給呈現數量下降、質量提升的特征

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的規模和佔比都進入下降區間,這將是一個長期和穩定的趨勢。15至64歲人口比重的峰值水平為2010年的74.5%,從2011年開始下降,2020年降至68.5%﹔15至64歲人口規模的峰值水平為2013年的100582萬人,從2014年開始下降,2020年降至96776萬人。隨著勞動年齡人口規模不斷下降,勞動力資源豐富時代已經過去,未來我國更多需要通過提高勞動力質量來彌補數量下降對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可喜的是,“七普”數據顯示,我國勞動力素質提升很快,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增幅達到0.83年,16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從2010年的9.67年提高至10.75年。

勞動年齡人口是勞動力供給的蓄水池,勞動年齡人口減少意味著勞動力市場供需形勢將會發生變化。近年來,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基本維持在5%的水平,這一水平與我國自然失業率基本一致,說明勞動力市場一直維持著供需緊平衡的狀態。為考察未來勞動力市場的供需走勢,我們根據各教育階段學生畢業人數推算出城鎮每年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口數量,以此作為供給規模,根據非農產業就業增長對非農產業增加值增長的彈性預測出城鎮新增就業崗位數,以此作為需求規模,再根據供需缺口計算出城鎮失業率的變化。結果顯示,2020年以前,城鎮失業率在5%至5.5%區間波動,2020年以后將不斷下降,2025年將降至4%以下。這表明,勞動年齡人口數量減少所帶來的勞動力供給量減少,將導致勞動力市場供給短缺問題日益凸顯。但從勞動力供給的質量來看,新進入勞動力市場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將大幅提高,其中初中及以下學歷人口佔比預計將從2020年的26%降至2025年的21%,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佔比將從41%提高到2025年的50%。

整體來看,我國勞動力供給呈現數量下降、質量提升的特征。一方面,勞動力供給減少會導致工資提高從而加大企業用工成本,但從全社會看,工資提高是更高質量就業的體現。站在經濟發展全局看,工資提高也有利於增加消費、拉動內需,促進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形成。另一方面,勞動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激發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從而彌補勞動力數量下降帶來的不利影響。

老齡化既是挑戰也帶來發展新機遇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老齡化程度加深是一個基本趨勢。今后較長一段時期,人口老齡化也將是我國的重要基本國情。根據“七普”數據,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為13.5%,這一水平高於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但與多數發達國家相比並不算高。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是中國邁向現代化國家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盡管人口老齡化會帶來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社會保障體系和家庭養老負擔加重等挑戰,但危和機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隻要應對措施得當,就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對沖人口老齡化的不利影響。應對老齡化挑戰,未來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加快推動經濟增長從更多依靠“人口紅利”向更多依靠“人才紅利”轉變。人口結構老齡化意味著勞動供給規模萎縮、儲蓄率與資本增長率降低,從而導致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近年來,我國不斷增加教育投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勞動力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不斷提高,使應對老齡化具備了一定的人力資源基礎。未來需要進一步提高人力資源素質,不斷強化教育和技能培訓,促進勞動者人力資本與產業需求的更好匹配﹔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提供優質公共就業服務,提高低齡老年人口的勞動參與度。

加快形成與人口老齡化相匹配的產業結構,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人口是消費的主體,人口結構的變化會導致消費結構的變化。人口老齡化將帶動健康醫療、養老服務等需求的增長,消費結構的這一變化又將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為加快形成與老齡化相匹配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需要政府在要素扶持政策和相關市場領域改革方面加大支持和推進力度。加強對大健康產業的財政支持力度,強化稅收和金融支持政策,並通過市場化運作吸引社會資金加大投入﹔積極培育健康經濟新業態,加強技術創新平台以及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健康產業和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

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人口老齡化會對養老保險產生直接沖擊,加重醫療衛生體系的負擔。實際上,為應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我國已開始了相關准備,例如,2000年就建立了國家戰略性社會保障基金,專門用於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未來還需著力構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健全老有所醫的醫療保障制度,建立多層次長期照護保障制度,完善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體系。

多措並舉提高養老服務供給。當前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還存在政府公共服務職能不到位、社區養老服務發展滯后、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不足。為此,一方面要進一步發揮政府主導作用,調動社會各主體的積極性,共同承擔養老責任,逐漸形成以老年人為中心的,由家庭、社區、養老機構、其他社會成員和組織等組成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另一方面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支持形成產業鏈長、覆蓋領域廣、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養老產業集群。

人口流動依然活躍,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

根據“七普”數據看人口遷徙流動情況,我國人口流動依然活躍,人口的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數據顯示,我國流動人口3.76億人,比2010年增長了將近70%。從流向看,人口從農村向城市集聚、從內陸地區向東部沿海集聚的總體趨勢沒有變。在這樣的人口流動格局下,我國的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2020年城鎮常住人口為90199萬人,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89%,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2.36億人,農村人口減少1.64億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4.21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上升1.4個百分點。

根據1990年以來歷次人口普查結果,我國城鎮化率呈現加速提高的趨勢:1990年至2000年,城鎮化率每年提高0.98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平均每年增長1571萬人﹔2000年至2010年城鎮化率每年提高1.37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平均每年增長2107萬人﹔2010年至2020年城鎮化率每年提高1.39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平均每年增長2286萬人。

到2035年我國城鎮化率還將有十幾個百分點的提高空間。城鎮化是中國最大的內需所在,每年上千萬的農村人口進城,必然會帶來勞動生產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帶來城鎮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投資的擴大,帶來居民收入和消費的增加,為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持續釋放巨大內需潛能,這正是中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動力源泉所在,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從人口分布的區域格局看,東部地區人口為5.64億人,佔39.93%﹔中部地區人口為3.65億人,佔25.83%﹔西部地區人口為3.83億人,佔27.12%﹔東北地區人口為0.99億人,佔6.98%。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依然是人口流入最集中的地區。

(作者:張車偉、蔡翼飛,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分別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

( 編輯:張莉   送簽:鐘鳴   簽發:張桃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