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讓紅色資源煥發時代光彩


在“半條被子”裡我們看到了軍民魚水情,在趙一曼的家書裡我們感受到了穿透人心的力量,在唐和恩的一根“小竹竿”上我們回望著支前民工艱苦光榮的戰斗歷程……近段時間,人們尋找紅色印跡,聆聽紅色故事、學習紅色知識,激發出信仰力量。紅色資源承載著紅色基因、紅色傳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好用紅色資源“活教材”,點燃理想信念之火。
紅色場館生動鮮活,紅色故事見微知著,紅色演藝直抵人心,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故事,直觀地將革命先輩篳路藍縷、風雨兼程的艱苦奮斗歷程展現出來,讓黨員干部真真切切感受到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不易,深刻認識紅色政權是怎麼來的、新中國是怎麼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深入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進而激發愛國熱情,振興民族精神,把革命先輩們開創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用好紅色資源“活教材”,要全面整理“家底”,深入挖掘和有效運用歷史事實、革命遺址、文化遺存,充實紅色文化內涵,整合教育資源,打造學習教育的“紅色矩陣”。要注重方式創新,借助雲數據、AI、VR等新技術,將“紅色課堂”與“紅色體驗”相結合。擴大宣傳覆蓋,結合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依托“兩微一端”等新媒體,開設紅色資源宣傳專欄,制作有形有情、有聲有色的微視頻、微電影,增強感召力和影響力,讓紅色資源煥發時代光彩。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 編輯:張成付 送簽:張成付 簽發:張桃英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