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理論武裝

努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鐘雪生
來源:解放軍報2021年08月20日14:44
文字縮放: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主席指出:“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百年奮斗路,啟航新征程。趕考之路,是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進之路,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追夢之路。新的趕考之路上,每名共產黨員都應不負時代、不負韶華,接續奮斗、砥礪前行,以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趕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永恆課題。1949年,在中共中央即將離開西柏坡之際,毛澤東同志堅定地說:“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從毛澤東同志提出“進京趕考”歷史命題,到習主席發出“黨面臨的‘趕考’還遠未結束”的時代警示,再到開始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的庄嚴宣示,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和艱苦奮斗的進取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對初心使命的矢志不渝、執著堅守。

新的趕考之路上,勢必面臨復雜形勢、諸多風險和艱巨挑戰。從世情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同時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從國情看,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們具備過去難以想象的良好發展條件,但也面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困難和問題,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從黨情看,在新的趕考之路上,黨面臨的執政環境和社會條件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黨如何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這是我們黨必須回答好、解決好的根本性問題,也是每名共產黨員需要認真思考並躬身力行的問題。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須強化趕考意識。中國共產黨的“趕考”,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強化趕考意識,須堅守初心,擔當使命。初心易得,始終難守。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一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趕考之路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共產黨人的群眾路線。“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是最公正的閱卷人和評判人,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准,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堅定人民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和定力。

歷史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隻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從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一百年來,一代代共產黨人以“趕考”狀態探索社會主義道路,創新發展,奮斗不止,譜寫了“中國故事”,成就了“中國奇跡”。然而也要清醒認識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新的征程上,一方面,我們應增強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憂患意識,“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腦子裡要繃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之弦,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見微知著、防微杜漸,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做好應對任何形式的矛盾風險挑戰的准備。另一方面,要積極發揚開拓進取精神,增強使命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面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勇氣,不斷跨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

本領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是履行使命任務的根本保証。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根本的是要增強趕考本領。早在延安時期,我們黨就注意到“本領恐慌”問題。當時,黨中央曾明確指出,我們的隊伍裡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對此,毛澤東同志提出,“我們要建設大黨,我們的干部非學習不可”。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擺在我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如果能力不提升,沒有過硬本領做支撐,就難以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就完成不好使命任務。作為黨員干部,必須不斷加強學習,增強趕考本領。一方面,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掌握並運用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要結合工作需要堅持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不斷提高知識化、專業化水平,使自己成為本專業領域的行家裡手,為走好新的趕考之路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 編輯:鐘鳴   送簽:張莉   簽發:張桃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