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本網專題>>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中央和國家機關各級黨組織高標准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理論文選

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辛 鳴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1年09月06日15:49
文字縮放:

核心閱讀

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需要深刻洞察時代大勢、科學回應時代要求,在順應時代潮流中把握歷史主動,以原創性理論貢獻和開創性實踐創造書寫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新篇章。

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是以馬克思主義進入我國為起點的,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逐步發展起來的。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新形勢下,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地位更加重要、任務更加繁重。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推動理論創造、學術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必須深刻把握“自信自強、守正創新”這個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偉大奮斗的生動寫照和鮮明品格,不斷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迸發出更加磅礡的實踐偉力。

在洞察時代大勢中深化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深刻洞察時代大勢,科學回應時代要求,是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的基本前提。

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在馬克思主義誕生的19世紀上半葉,人類社會發展剛剛步入機器大工業時代,人類社會的世界歷史進程也剛開始破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尚處於擴張起步階段。當時,資本積累和貧困積累相互疊加主要發生在一個國家之內或者一個區域之內,經濟危機也以區域性危機為主。經歷20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風起雲涌,人類社會發展趨勢和格局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生產力的變革必然引起生產方式的變革,生產方式的變革必然帶來社會形態的變化。手推磨造就手推磨的社會形態,蒸汽磨產生蒸汽磨的社會形態。當今時代,人工智能、數字化等高新科技正在重塑世界經濟結構、文化格局乃至政治版圖,深刻影響世界格局。進入21世紀以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國際格局“東升西降”的趨勢更加明顯,世界歷史進程呈現一系列新特點。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必須堅持以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深刻把握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變化的新特點新趨勢。

盡管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大視野來看,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弊端與內在矛盾並沒有消除,世界范圍內兩種意識形態、兩種社會制度的歷史演進及其較量仍在進行,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歷史任務沒有變,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仍然在路上。這是我們在洞察時代大勢、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中必須清醒認識和深刻把握的。

在立足中國實際中深化研究

100年來,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創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引。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必須堅持立足中國實際,深入研究我們黨是怎樣根據實踐和時代的發展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矢’去射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的’。”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結合的中國具體實際是不斷變化發展的,這決定了結合的方式與形態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需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隻有浴血奮戰、百折不撓才能走向勝利。20世紀中葉的中國,需要通過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實現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自力更生、發憤圖強成為時代最強音。20世紀70年代末開啟的改革開放,則是要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下讓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解放思想、銳意進取成為時代主旋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具體實際呈現嶄新特征,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同時應清醒地認識到,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如何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如何順應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新要求,以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賡續中華民族5000多年燦爛文明,走好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如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等等。解決這些重大時代課題,需要在自信自強、守正創新中開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以原創性理論貢獻和開創性實踐創造書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篇章。

在厚植文化底蘊中深化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近代中國最危急的時刻,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並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必須厚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是堅持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才成為中國人民的理論、中國社會的思想。毛澤東同志的《矛盾論》《實踐論》,都是立足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寫下的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提出“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之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構想與實踐方案推進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等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在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的激活下,經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煥發出持久的精神魅力與文化光輝。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理論邏輯証明,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需要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讓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更具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在把握歷史主動中深化研究

歷史發展有其規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極被動的。隻要把握住歷史發展大勢,抓住歷史變革時機,奮發有為,銳意進取,人類社會就能更好前進。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必須胸懷“兩個大局”,高瞻遠矚、因勢利導,在順應時代潮流中把握歷史主動,深入研究如何在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的時代條件下進一步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我們黨把握歷史主動、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因而能夠更加主動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通過調整生產關系激發生產力發展活力,通過完善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思考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課題﹔更加主動地堅持馬克思主義關於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的思想,堅持“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和“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更加主動地堅持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堅持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更加主動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斗爭品格和革命精神,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將新時代的偉大社會革命和偉大自我革命進行到底。

(作者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06日 10 版)

( 編輯:任海軍   送簽:任海軍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