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本網專題>>品讀中秋文化 涵養家國情懷>>中秋民俗

中秋節,同一個節日不同的民俗

2021年09月15日16:47
文字縮放: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挂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岩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將月餅中間挖出一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該習俗源於古老的傳說。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后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

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嘉定區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后,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黎川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挂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婺源縣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挂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

安徽省績溪縣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發辮狀,浸濕后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其發出巨響並有游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草扎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糍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稱為“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市雲州區則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為“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為中秋雨為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等。

(來源:農民日報)

( 編輯:呂重江   送簽:徐雅維   簽發:張桃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