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圍繞服務抓黨建 抓好黨建促服務
——黃山市各級工委以服務為抓手,推動機關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黃山市直機關工委:推動黨內關懷暖人心
黃山市直機關工委結合實際完善機制,把黨內激勵關懷幫扶制度與黨內其他工作制度配套銜接,形成黨員教育、管理、激勵、關懷、幫扶“五位一體”新格局。
健全完善黨內激勵機制,強化榮譽感和自豪感。強化身份認同,推動基層黨組織深入開展黨員承諾、黨員示范崗等活動,通過發放“入黨紀念賀卡”、重溫入黨誓詞等豐富多彩的形式為黨員過好“政治生日”,使“我是黨員我光榮”的意識深植黨員心中。
健全完善黨內關懷機制,傳遞組織溫暖。以長期離家參加援疆援藏等重點工作、參與援鄂抗疫等急難險重任務和“老”“困”“病”黨員三類群體為重點,督導推動各單位普遍建立面對面關心與定期家訪相結合、領導重要時間節點慰問與單位建章立制管常態相結合的機制。
祁門縣直機關工委:“黨員志願服務110”架起群眾連心橋
近年來,祁門縣依托機關黨員各類人才,以“愛心奉獻、關愛服務”為主題,貼近農村、貼近社區、貼近企業,開展機關“黨員志願服務110”行動,使廣大群眾得實惠。
“我們能提供什麼服務?”“我們該如何提供服務?”要解決群眾需求,首先就要立足於解決機關黨員服務零散、人才資源調動不充分等突出問題。為此,祁門縣成立行動協調小組,加強統籌領導。認真總結在職黨員進社區等服務群眾經驗,制定實施方案,堅持自願和引導相結合,組織發動在職黨員廣泛參與,明確縣直機關事業單位在職黨員、發展對象和入黨積極分子為服務主體,同時把部分有一技之長的非黨員職工吸納進來。根據特長、行業、人數等情況,將縣直機關事業單位170 多個黨組織的2400 多名黨員,劃分為政策法律宣講、科教文衛、扶貧幫困、抗災搶險、文明創建、重大活動、生態建設等7 個志願服務團,明確團長、副團長和聯絡員,統一進行造冊,授黨員志願服務團旗,進行服務培訓。
“黨員志願服務110”行動開展以來,共開展志願服務2萬多人次,發放政策、法律、科技等宣傳資料9 萬多份,提供咨詢、講座等服務6 萬余人次,為黨員群眾義診1.5 萬余人次,幫助群眾解決問題1.2 萬余個。
休寧縣直機關工委: “菜單式服務”提升居民獲得感
休寧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扎實推進“三抓一增強”工程(抓黨建、抓服務、抓治理,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積極構建區域化大黨建格局,有效激發社區黨組織的黨建活力和發展動力,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為統籌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資源,休寧縣在原有機關社區結對共建的基礎上成立由海陽鎮牽頭,縣直單位、國有企業黨組織等共建單位參與的社區大黨委,縣“四大辦”確定人員分別擔任大黨委兼職副書記,實行“網格收單、社區點單、部門買單”的菜單式服務。
網格“收單”。建立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宇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架構為載體的大網絡,同時充分利用新媒體和移動互聯網覆蓋廣、受眾全的優勢,組建社區QQ 群、微信公眾號等載體,網聚社情民意,收集群眾需求。2020 年疫情期間,1943 名縣直機關在職黨員採取線上報到方式加入微信群,下沉城區105 個無物業小區。截至目前共建立網格黨支部24 個,小區樓棟黨小組35 個,黨員中心戶75 個。
社區“點單”。建立月例會制度,四個社區每月輪流承辦例會,邀請縣直單位20 名兼職委員參會,聽取他們對社區黨建、社區治理的意見建議和方法思路,共同研究解決居民提出的熱點、難點問題。召開聯席會議30 余次,涉及教育、養老、衛生、安全、環保等眾多內容。
部門“買單”。每月開展“雙向清單”認領,在相互提供需求清單、資源清單的基礎上建立項目清單,實現了資源共享。梳理出舉辦文化活動、開展義診、治理小區環境等社區居民需求清單200 余項,義診進社區、文化進小區、文明創建進小區等資源清單210 多項。累計完成14 個老舊小區改造,建成生態停車位615 個、公共充電樁67 套,綠化面積1.1 萬平方米。
通過社區“大黨委”機制的運行,縣直單位資源下沉到社區,各類資源實現了有效整合,基層治理能力不斷提升。4 個社區初步培育了“三社聯動提升治理效能”、“三治”融合促和諧、“引、扶、培”三字訣打造“大管家”小區治理聯盟、“齊心齊力”共建美麗社區等四大黨建品牌。橫江社區被命名為市級基層黨組織標准化建設示范點,4 個社區獲得省級文明社區稱號。
歙縣縣直機關工委:以“四共行動”常態化推進“三服務見行動”
歙縣縣直機關工委精心組織開展“三服務見行動”, 結合實際形成了一套聯系企業、幫扶群眾、基層共建“包保服務”機制,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具體做法是,建立並完善縣直機關結對服務開發區企業、招商引資企業、非公黨組織、聯系鄉鎮、貧困村(含非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建社區、包保小區等“1+8”機制,拓展延伸縣領導牽頭服務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等“1+3”機制,實施縣直機關各黨組織與企業、農村、社區等基層單位共過主題黨日、共推政策落實、共解群眾之憂、共優發展環境“四共行動”,打通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最后一公裡”,進一步健全和優化黨員聯系服務群眾(企業)體制機制。
該項工作開展以來,全縣縣直機關為企業解決問題3260 個,為基層解決問題546 例,為貧困村(戶)辦實事1.56 萬件,縣直機關的社會認可度、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模范機關建設取得實效。
黃山風景區黨工委黨建辦:“三亮”機制提升“四項服務”能力
近年來,黃山風景區黨工委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健全迎客鬆“亮身份、亮服務、亮形象”黨群志願服務機制,引導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團)員帶頭提升“四項服務”(服務景區保護管理發展、服務廣大游客、服務職工群眾和服務周邊社區)能力,進一步提升景區志願服務工作水平,讓一個個志願者成為在黃山之巔高高揚起的一面面鮮艷旗幟,傾力繪就“生態文明樣板、美麗中國名片,名錄遺產地典范、旅游目的地標杆”的願景目標。
一是亮身份。要求在開展志願服務期間,基層一線黨(團)員全部佩戴黨(團)員徽章,穿著迎客鬆黨群志願服務馬甲,在所轄區域的游客集散地設置黨員公示牌,推行亮牌服務,亮明身份、作出承諾、接受監督,在活動醒目位置樹立黨(團)旗,利用戶外電子屏等載體滾動播放志願服務標語,營造濃厚氛圍。
二是亮服務。採取集中組織和自行安排相結合,常態化開展“四項服務”。其中對於疫情防控、鬆材線虫病防控、護林防火、旅游高峰日管理等中心工作以及緊急救援、抗擊冰雪惡劣天氣等急難險重任務由黨工委職能部門統一安排部署,其他時段各部門各單位常態化開展旅游信息咨詢、景點講解、線路指引等服務舉措。此外,各級黨組織還將助力脫貧攻堅、愛心圓夢助學等作為服務職工群眾和周邊社區的有力抓手。
三是亮形象。通過景區黨建微信公眾號“迎客鬆黨建”宣傳交流,先后推送“身邊最美黨員”“砥礪初心使命、我在防疫一線”“我在脫貧攻堅一線”等先進典型。同時,把黨員個人參與和基層黨組織開展“三亮”志願服務情況納入黨員公開承諾、民主評議、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中,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形成剛性約束。
(供稿單位:黃山市直機關工委)
( 編輯:張成付 送簽:張成付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