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本網專題>>制止餐飲浪費 建設模范機關>>節能小妙招

守護舌尖文明 倡導公眾節約“新食尚”

董童
來源:人民網2021年11月09日10:25
文字縮放: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糧食事關國運民生。在今年3月5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開展糧食節約行動。

圍繞“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多位代表委員在兩會期間展開熱議。在他們看來,剩飯剩菜背后有不容忽視的資源浪費,在高度重視這種“隱形浪費”的同時,應進一步樹立正確價值導向,及時遏制類似不良“吃播”傳遞的量大多吃、夸張獵奇等負能量的傳播,以良法促善治。

杜絕浪費 倡導公眾節約“新食尚”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中國的餐飲習俗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宴請禮儀、酒桌文化”等根深蒂固的舊俗,催生了各種餐飲浪費行為,其損害的不僅僅是個人利益,甚至涉及到國家公共資源和糧食安全。

“我前幾天看到幾組數據,我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大型聚會浪費率更是高達38%,每年浪費的糧食約3500萬噸,接近我國糧食總產量的6%。”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副院長李迎新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營口市農業農村綜合發展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韓秋香認為,糧食安全問題事關重大,每個人都要有這樣的責任感。可通過獎勵等措施,引導大家減少浪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大家小時候就學習過的。很多觀念和習慣的改變,宣傳都會起到很大作用。”韓秋香強調。

“學校提倡學生每餐都開展‘光盤行動’,並且‘小手拉大手’,不僅自己做好,還要帶動身邊的大人一起做這件事。”全國人大代表、漳州市實驗小學黨委書記蘭臻分享了在學生中開展食育教育的具體做法。

她介紹,中華民族有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父輩是通過艱苦朴素奮斗過來的。通過講這些故事,能讓學生們體會到中華民族奮斗的光榮歷史,也身體力行地培養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孩子們對此也很有成就感,特別願意和同學、老師交流心得。

多管齊下 社會共遏餐飲浪費行為

除了教育公眾自身做好糧食節約,社會各界又該如何行之有效地遏制餐飲浪費?來自不同行業的代表委員根據自身情況作出分析。

全國政協委員、合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洪明基建議餐廳要對食客給出合理用餐建議,適當勸阻浪費現象。同時社會層面要進行教育和倡導,做到立法規定和社會監督“雙管齊下”。

洪明基稱,餐飲企業提倡節約、制止浪費,從實際操作層面的最佳方法,首先就是有責任控制菜量,比如可設有標准份,也可以有半份菜、小份菜﹔還可以實施分餐制,在適合的用餐場景下實施分餐,有利於文明用餐、節約食材﹔最后可以根據消費者實際情況給出適當的用餐建議,對鋪張浪費現象給予勸阻,盡量減少浪費。

全國人大代表、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謝德體提出,在外用餐時應按人頭點菜,未吃完要打包帶走﹔推廣自助餐就餐方式,並設立監督獎懲機制,例如剩余超過一定量就按雙倍付費。

2020年12月,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進行初次審議。代表委員對此也發表了相應看法。

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中央委員閻建國認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給糧食安全敲響了警鐘,通過立法整治食品浪費行為,對於人民健康和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台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對此表示贊同說,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通過立法反對餐飲浪費,是落實憲法精神的具體體現。

他建議關於反浪費的立法應“因地制宜”,多調研基層飲食習慣﹔還應鼓勵群眾舉報浪費行為,執法部門及時予以跟進處理。對公款浪費,可追究行為人的行政法律責任,數額巨大、情節極其嚴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普通消費者的浪費行為,可採取教育或罰款的方式,以有效震懾餐飲浪費行為。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呂紅兵從法律角度分析說,顧客到餐廳吃飯是一個合同行為,應按照民法典要求,避免浪費資源。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中設置的“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余垃圾的相應費用”條款,體現了合同的對價原則和綠色原則。

警惕“吃播” 向暴飲暴食節目說不

近兩年,“大胃王吃播”視頻在各短視頻平台上屢見不鮮,部分視頻主播弄虛作假、浪費糧食的行為被廣泛詬病。

對此,李迎新認為,“吃播”的不良現象與勤儉節約的良好風氣背道而馳,應當首先改變“自己掏錢、豐儉由我”的錯誤觀念,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

呂紅兵則提出,民法典第八條明確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而不良的“吃播”視頻,明顯違反了上述的公序良俗原則。立法進程中的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也為“吃播”劃定了紅線,明確對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說“不”。

閻建國建議,可進一步擴大宣傳范圍,通過網絡媒體等積極宣傳反食品浪費法等相關內容,堅持規范與引導並重,增強公眾反食品浪費意識。同時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反食品浪費法施行后進行專項執法檢查,讓全社會養成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良好習慣。

追根溯源 警惕看不見的“隱形浪費”

節約糧食看似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全民節約意識能否樹立、糧食生產方式能否轉變,蘊含著現代文明理念,關系著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

“食物浪費不能僅通過表象評估浪費了多少食物,更要高度重視看不見的‘隱形浪費’。”謝德體指出,剩飯剩菜不僅是浪費看得見的飯菜,其背后還有不容忽視的資源浪費。

他算了這樣一筆賬:食用豬肉和飼料用糧基本以1︰3的比例產出,這意味著1斤豬肉要用3斤糧食才能喂養出來。“要知道,一粒種子變成盤中餐,中間的包括生產、收獲、運輸、儲藏、加工等環節都蘊含著巨大成本。”謝德體說。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盤錦盤山太平凱地合作社理事長郭凱認為,從農業生產源頭上就要避免浪費。“大家都不願意浪費掉一粒糧食,不僅要遏制終端上的浪費,還應該從源頭上節約。除了大家干活兒更仔細點,也希望技術層面不斷進步,比如收割機更新換代,能最大限度避免浪費。”郭凱介紹,現在都是機械化作業,採用的也是國內領先的收割機,這個環節的浪費問題就有了很大改善,老百姓也非常認可。

全國人大代表、永輝超市黨辦主任華曉麗則建議從國家層面逐步推動預包裝食品附加商品二維碼出廠,讓科技賦能食品監管,提升食品安全。

“生產企業可通過二維碼追溯到產品每一個生產環節,便於生產者保障產品的安全,還有利於銷售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華曉麗認為,監管部門也可通過二維碼隨機監管生產經營者的食品溯源信息。同時,商品二維碼的採用有利於對食品生產、採購、運輸、儲存、銷售等進行動態科學管理,有效防止和減少食品浪費。

“當前,從田間生產到餐飲食用,各個環節均不同程度存在糧食浪費的現象。”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主席馮鞏提出,應加強對青少年“勤儉節約、杜絕糧食和餐飲浪費”的宣傳教育﹔增加農業科研投入,加強田間管理,減少病虫害等對糧食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糧食適度加工,倡導人們吃適度加工谷物食品和合理膳食﹔引導糧食加工企業生產小包裝成品糧﹔加快推廣應用儲糧新技術﹔完善反浪費法律體系,制止餐飲和糧食浪費,從而切實有效地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守護國家糧食安全。

( 編輯:呂重江   送簽:呂重江   簽發:張桃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