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克己與成己

徐建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022年07月14日08:15
文字縮放:

克,為會意字,甲骨文和金文都像人戴甲冑(兜鍪、頭盔)之形。在古代,“冑”往往是戰利品,所以“克”字的本義是戰勝。后引申為能力超強、勝任、完成、克服、克制等義。朱熹在《四書集注》中對克己這樣解釋:“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欲也。”

克己,本質上是一種深度的自律,是通過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去戰勝內心不好的欲望。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內心總有一個時刻不能鬆懈的標尺來校正自己的言行。明代徐溥效仿古人,不斷檢點自己的言行舉止,在書桌上放兩個瓶子,分別裝黑豆和黃豆。每當心中出生一個善念、做了一件好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黃豆﹔若有不好的念頭或言行過失,就在瓶中投一粒黑豆。一開始,黑豆多黃豆少,他就不斷反省並激勵自己。慢慢地,瓶中黃豆越積越多,黑豆越來越少了。正是憑著這種持久的克己自律,徐溥不斷修煉自己、完善自我,終成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也留下了“儲豆律己”的千古佳話。

“天下之難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克己的真正指向,是辨明是非、分清界限,修煉自己的內心,不該做的不做。唯有注重守心修心,才會克制自己,讓欲望有限度,做人有底線、做事有分寸。明代李汰一生為官注重操守,廉潔自律。擔任福建鄉試主考官時,曾有考生深夜送來一包黃金,遭到李汰拒絕。他寫下“義利源頭識頗真,黃金難換腐儒心”的詩句,並於次日將詩張貼在考場門口,自此再也無人敢向他行賄。

李汰自謙說自己陳腐,卻能在利欲誘惑面前,恪守本心、堅守底線,不被黃金迷住心竅,至今讀來仍覺錚錚有聲、滿紙正氣。

明代薛瑄所撰《讀書錄》中有句話:“隻公之一字,乃見克己之效驗。”意思是檢驗一個人是否克制了自己的欲望,就要看其是否做到了公。宋代詩人曾幾任台州知州時,特別鐘愛當地的著名美食蚶菜。有一次,其家人到集市購買蚶菜,被漁民認出,要把蚶菜免費送給他。曾幾得知后,花費了許多精力才找到那幾位送蚶的漁民,送還了買蚶錢。事后他及時檢視自身,表示要克制欲望,保持清廉,在台州任上,曾幾再也沒有吃過美味的蚶菜。

“為政不在言多,須息息從省身克己而出﹔當官務持大體,思事事皆民生國計所關。”為官從政,要少說空話,多辦實事,不僅要時時反躬自省,而且要克己奉公、惠世濟民。后唐監察御史周矩做人省身克己,每日三省吾身,為官堅持美德嘉行,銖積寸累。他立下家訓告誡后人要“不為己利,樂為民役”。為解鄉民旱澇之憂,周矩以自己的俸祿余資,在江西泰和萬歲鄉創筑槎灘、碉石二陂,還立下規定,槎灘、碉石二陂為兩鄉九都之公陂,不得專利於周氏。被稱為“江南都江堰”的槎灘陂,經歷千年風雨,至今仍惠澤萬頃。

凡人皆以克己成,以縱己敗。真正對自己負責的人,都是有節制、善於約束自己的人。要從日常行為上著力,時刻自省自律、遵守規矩,以“利居眾后,責在人先”的擔當,克己奉公,才能成己達人,收獲不一樣的人生。

( 編輯:王春春   送簽:陳誠   簽發:張桃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