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洗心

鬆向雲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022年07月25日09:22
文字縮放:

江蘇無錫梅園東側有一眼“洗心泉”,牆壁上鑲嵌有《洗心泉記》,文中寫道:“此洗心者,用以洗心中無形之污耳。”在貴州石阡以及張家口赤城的溫泉,古人均立有“洗心”石碑。泉水可洗去身上之垢,也警示人們要常常洗心,不斷清除心中雜念、惡念。

“洗心”一詞見於《易經》,原文為“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意思是聖人以此洗滌修煉其心,退藏於深密之處。《說文解字》解釋“洗”為“洒足也”,本義為用水洗腳,引申為清理、革除。“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洗心,是借用洗滌警示世人,要常常純潔心靈,改過自新,就像洗澡來除去身上的污垢一樣。

晉人傅玄在其著作《傅子》中感慨道:“人皆知滌其器,而莫知洗其心”,認為人們都知道洗滌干淨器具,卻不知道洗滌心靈。在傅玄所處的西晉時代,驕奢淫逸之風盛行。傅玄提倡洗心,要求人要知足和節制欲望,以儉朴為樂,極力反對官吏的驕奢之風。他曾這樣說,“金玉雖高堂,於我賤蒿萊”,哪怕金玉滿堂,在我看來就像蒿草一樣。而如果不知足崇儉,則欲望無窮無盡,“物莫能盈其欲矣”。其洗心的主張,在當時有著極為鮮明的現實意義。

“物洗則潔,心洗則清。”面對名利誘惑、高低差距、壓力責任,人難免會思想波動。若不常思己過,純潔心靈,“心中賊”就會日漸滋長而不自知,心靈就會蒙塵,玷污初心。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經常洗濯其心,拂拭心靈塵垢,涵養一身正氣,唯如此,方能不為“亂花漸欲迷人眼”所惑,讓心靈潔淨如初。

古來官員大凡有所作為者,都是洗心修身的典范。《清稗類鈔》記錄了“沈甸華自警”的事例:聞人有過,輒自警曰:“吾得毋有是?”聽聞別人有過失,馬上聯想到自己,進而反思,自己會不會也有這樣的缺點呢?張廷玉的父親張英不許“憂喜、榮辱、進退、升沉、勞苦、生死、得失一切之念”困擾心靈,要求自己“非理事決不做,費力挽回事決不做,敗壞生平、不可告人事決不做”,故此宅心安定,不為外誘。在張英看來,洗心就是安分循理,不起非分之念,不做非法之事,不為外界物欲所誘惑,像堅守城池一樣守住心靈方寸之地。

洗心須勤於自省,走心做實。勇於刀刃向內,從靈魂深處審視自我、正視過錯,哪怕一念之差、一事之失,均深刻反省總結,則“雖妄念偶動,必即時克治”。要深刻反省、深挖根源,在一點一滴中驅逐心中賊,改過遷善,讓心地少幾分污垢和塵渣。

洗心,難就難在“打掃思想灰塵、祛除不良習氣、糾正錯誤言行永無止境,永遠都是進行時”。天下無一成不變之君子,亦無一成不變之小人,正與邪、君子與小人均在一念之間。因此,洗心須日日做、常常做,嚴格以求,守牢思想防線。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在實踐中不斷改造完善自己,時時勤拂拭,洗去心中塵埃。

( 編輯:王春春   送簽:陳誠   簽發:趙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