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貴山書院學約》揭示的讀書之道

馬偉宣 趙連穩
來源:學習時報2022年08月08日10:27
文字縮放:

貴山書院是貴州創建最早的高等學府,清末改制為貴州大學堂,現為貴州大學。雍正十一年(1733年),時任貴州巡撫的元展成奉旨創建書院,他在明代陽明書院的基礎之上擴建成貴山書院。貴山書院存在的100多年間,有許多名士擔任山長或主講,其中,清代著名學者陳法主講時間較長,成就斐然,他與張甄陶、艾茂被稱為“貴山三先生”。陳法早年仕途不順,晚年無意仕進,拒絕好友、大學士陳宏謀的推舉,罷官返鄉,主講貴山書院十余年,造就大批人才,傳為佳話。陳法在長期執教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育理念,撰寫《貴山書院學約》14條。一般書院學約會就辦學宗旨、規范生徒言行以及傳授讀書與治學的方法等方面進行約定,《貴山書院學約》則專門對生徒為什麼讀書、怎樣讀書等問題進行闡述,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點。

人品學問文章一齊長進

書院生徒為什麼要讀書?目的是什麼?這是每個書院山長都要思考的重要問題。陳法制定的《貴山書院學約》(以下簡稱“學約”)認為,生徒讀書是為了使自己的“人品、學問、文章一齊長進”。

那麼,其中最根本的又是什麼呢?在陳法看來,“明義理”才是讀書的根本所在,故“學約”的第一條便強調“為學須先明義理”。何為“義理”?“學約”指出“義理即日用事物當行之理”,簡而言之,即日常事物原本的道理,而“明義理”則指生徒通過讀書悟出其內在道理,進而提高道德品性,時刻踐行嚴以修身的做人准則。而《大學》的“格致”之義,《中庸》的“致曲”之說,《孟子》的“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之言,張載的“正心之始,當以心為嚴師”之論,“皆是日用切緊功夫”。陳法認為義理之心為人所固有,卻因種種原因喪失,所以生徒需要時刻細讀聖賢之書,思考聖賢的為人處世之道,逐漸剔除自己的利欲之心,從先賢聖人的千言萬語中“明善復初”。但若想真正理解其中的精義,則需要諸生讀書時“入乎耳,存乎心,體之身”,倘若沒有專心研讀,隻假借聖賢之書裝點門面,嘩眾取寵,那麼“為學”便失去其應有之義。“明義理”的方法並不僅局限於讀書,日常生活中的領略體悟也十分重要。“學約”提醒生徒不能將讀書作為學習的唯一方法,“為學不只是讀書”,開卷固然有益,掩卷后也要有所思,日常言行起居、為人處世之道,皆要留心領悟,“不可分讀書、日用為兩件事”,在明義理、善讀書的基礎上,即人品與學問齊長進之際,“諸經傳及先儒理學之書融會貫通”時,下筆才有價值,正所謂“學有根柢,則文為有用之文”,如此,才能寫出“致用”的文章,“卓然自成一家之文”。

讀書不惟博取科名

陳法在“學約”中還專門闡述了生徒讀書不單為“治生”,不純為“祿仕”,他既反對把讀書做官作為謀生的唯一途徑,又反對將中舉做官作為讀書的唯一目的。總之,讀書不能隻為博取科名。

“學約”認為謀生的途徑不隻有讀書做官,主張貧寒士子通過辛勤勞動解決溫飽,不能自視清高,視讀書之外的工作皆為辱身賤行而不為。雖然“治生”確為生徒之急務,但實在沒必要“假聖賢義理之學為溫飽之計”,因為“極力揣摩,未可必得﹔得之未必即獲祿仕”,與其將讀書做官這種耗費時間長、成功率極低的方法作為謀生的門路,不如通過耕種土地或掌握手工技巧,解決溫飽問題。對於沒有謀生壓力的“貴游子弟,豐厚之家”,也不可以把做官視為讀書的唯一目的,否則,就會“得之而趾高氣揚,不得則垂頭喪氣”,而這都是因為見識鄙陋、溺於流俗所致。“學約”並不反對生徒為科舉而讀書,它反對的是生徒將科舉及第做官當作讀書的唯一目的。由於科舉取士名額有限,即使中舉,也未必就能做官,倘若生徒在讀書期間一直惦記著將來的利欲和官職,則會使人走向邪路,平時錙銖必較、損人利己,待到真正得到官職后,則中飽私囊、巧取豪奪。所以,生徒需要先驅除利祿之欲,學不干祿,方可為學。

那麼,怎樣正確看待“學”與“仕”之間的關系呢?“學約”引用明代心學奠基人陳獻章的一句話作為答案:“其學也為己,其仕也為人。”勤學苦讀,手不釋卷,反復咀嚼聖賢的千言萬語,為的是通曉義理,提高修養,“庶幾浩然有以自得,介然有以自立”﹔待到做官時,摒棄個人私欲,秉持“為人”理念,而“有所樹立”,愛民利民,教民化民,造福一方百姓。

讀書循序有常致

讀書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很多生徒貌似在讀書,實際上只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地看了一遍,並沒有領會書中的核心要義。針對這種現象,陳法在“學約”中規定讀書方法如下:

首先,讀書之前要做好身心上的准備,即“讀書先須打掃心地干淨,決不為利欲昏蔽”,之后“收斂身心”,兩者都做到后,方可開卷研讀。讀書最忌諱的便是心有雜念,因為聖賢義理絕非心思齷齪、手段卑鄙之人能夠領會,所以,生徒在讀書前需要先摒除浮躁功利雜念,然后將身心沉靜下來,以從容的心態對經典著作“句句體貼,從容潛玩”,有時“另換一個意思細讀”,則別有“一番意味”。如此,“便有自得處”,增長見識。

其次,讀書要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學約”中為生徒列舉了閱讀次序,先讀《近思錄》《性理精義》,觸及義理之根源,體會聖賢言語的實用之處。“學約”特別強調在閱讀古籍的過程中,經傳注疏一字不可遺漏,注疏字句看似為“閑字”,實則皆為“緊要字”,注疏與正文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否則,必然會產生一知半解、囫圇吞棗的結果。待到將聖賢經典領悟透徹,達到“切己體察”的狀態后,便可次及“語類及諸家之說”,然后“漸及諸經、子、史”,堅持閱讀,“畢一書,再進一書”,長此以往,則“漸次貫通”,大有精進。

值得注意的是,“學約”要求生徒在讀書時,不能為讀書而讀書,一定“要有感發興起之處”,在閱讀時如聞其事、如見其人,切身體會作者的所思所想,對照義理,反躬自省,如此,“方為有益”。

縱觀《貴山書院學約》,通過闡述讀書之道,勸導生徒修身養性,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將來做個造福百姓的人,所有這些,對今天的教育亦不無借鑒之處。陳法因為“有教澤為諸生所懷”,后人將他和王陽明同列貴山書院祭祀的對象,以紀念他為教化黔中、傳播儒學所作出的貢獻。

( 編輯:賈澤娟   送簽:陳誠   簽發:趙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