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理論武裝

奮力繪就七彩雲南生態畫卷

中共雲南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3年03月24日11:07
文字縮放: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0年1月在雲南考察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努力在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雲南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緊扣“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戰略定位,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奮力繪就七彩雲南生態畫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織密制度之網,筑牢治理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在堅持鞏固、完善發展、遵守執行生態文明制度上持續用力,讓黨中央決策部署在雲嶺大地落地生根見效。

切實擔起政治責任。生態文明建設是“國之大者”,必須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領導,切實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雲南省堅持以忠誠強化擔當,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牽頭的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河(湖)長制、林長制、環境污染防治等工作領導小組,嚴格實施“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盡職免責、失職追責,制定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強化部門協同,建立健全督察、整改、追責等工作機制,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讓制度成為剛性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下好建章立制先手棋。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加強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注重制度建設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建立健全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雲南省充分發揮建章立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切實發揮制度建設在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方面的引領和保障作用。著力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探索流域生態補償跨區域合作機制,不斷健全主體功能區制度,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

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引領和規范作用,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雲南省努力構建科學嚴密、系統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體系,制定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促進條例及實施細則、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實施辦法、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在生物多樣性、國家公園保護地方性法規建設方面走在前列,基本構建起符合地區實際的生態文明法規體系。推動環境資源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歸口審理實質化運行,創新公益訴訟案件執行方式,推行“聽取報告+評議+測評”的人大監督方式,以法治護航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環保力度空前,生態福祉不斷增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雲南生態系統比較脆弱敏感,生態環境保護的任務很重。隻有守住生態保護紅線,馳而不息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才能守護好七彩雲南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良田沃土,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

聚焦重點領域全力攻堅治污。堅持精准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針對雲南亮點是氣、焦點是水、難點是土的實際,集中力量打好10個標志性戰役。深入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地級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連續多年穩定在98%以上。因地制宜高效開展水污染防治,地表水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91.6%,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斷面水質100%達標。全面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農藥化肥使用量實現“六連減”,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實現有效保障。

動真碰硬開展“湖泊革命”。牢牢守住“湖泊是用來保護的,不是用來開發的”底線,科學劃定九大高原湖泊“兩線”,嚴格“三區”管控,從嚴修訂保護條例,生態保護核心區面積達到之前一級保護區的2.8倍。緊緊抓住減少入湖污染負荷這一關鍵,一體推進治污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垃圾、改善湖泊水生態,“一湖一策”建設綠美河湖、健康河湖、幸福河湖,九湖水質穩中向好。以破局姿態、根治氣魄、雷霆手段抓拆違、強整改、促治理,滇池沿岸過度開發、無序開發、貼線開發的情況得到全面遏制和根本扭轉,推動滇池生態保護治理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再到“全域聯治”的重大轉變。

多措並舉抓好生態環境問題整治。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等整改為抓手,扎實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深入實施赤水河流域(雲南段)保護治理和高質量發展“雙十”工程,流域水質穩定在Ⅱ類以上,實現了“一江清水出雲南”。持續推進“森林雲南”建設,森林面積、覆蓋率、蓄積量均居全國前列。扎實開展“綠美雲南”行動、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成一批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美麗縣城、美麗鄉村,城鄉環境煥然一新。

  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物多樣性關系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雲南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被譽為“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世界花園”。得天獨厚的生物多樣性是大自然對雲南的饋贈,守護好美麗家園是雲南肩負的重大使命。雲南省堅持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努力讓人民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服務保障全球性會議。《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是聯合國首次以生態文明為主題召開的全球性會議。大會第一階段會議舉辦前,雲南大象北上南歸之旅溫暖了全世界,充分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大會第一階段會議發布《昆明宣言》,設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大會第二階段會議通過“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擘畫了新藍圖,為推進國際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創新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快推進亞洲象、香格裡拉、高黎貢山、哀牢山等國家公園創建,建成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實施亞洲象、綠孔雀、金絲猴等一批珍稀瀕危、極小種群和特有物種的拯救、保護和恢復工程,統籌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全面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深入推進“三屏兩帶六廊多點”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1.35萬平方公裡,劃建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362處。

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以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基金等國際機構,在國家公園建設、自然保護區建設、生物安全、外來入侵物種防治等領域開展交流合作。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利行動、大湄公河次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廊道建設、紅河干熱河谷生態恢復等一批示范項目,積極參與打擊跨境生物資源貿易犯罪國際專項聯合執法行動,以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雲南實踐生動宣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交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精彩答卷。

  深耕綠色發展沃土,培育綠色發展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經濟發展決不能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保護生態就是保護生產力。雲南省堅持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綠色成為雲南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持續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綠色決定發展的成色。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必須對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進行全方位、革命性變革。雲南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著力厚植生態底色,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15個、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7個,建成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38個、生態文明教育基地78個,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打下堅實基礎。

著力塑造綠色產業發展新優勢。依托豐富水利資源和氣候優勢,大力發展以水電、光伏為主的綠色能源產業。全省綠色能源裝機突破9500萬千瓦,綠色發電量佔比、清潔能源交易電量佔比、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均居全國前列。新能源電池產業等先進制造業迅速發展,一批低碳、零碳園區加快發展壯大,農業綠色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不斷提高,文旅融合、生態康養、戶外運動、研學科考、邊境跨境游等新產品新業態蓬勃發展。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雲南省立足自身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把系統觀念貫穿“雙碳”工作全過程。積極開展資源全面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出台碳達峰實施方案,制定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意見,持續推動可再生能源利用,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深入推進全省碳資產統一核算、確權、開發、收儲、流轉、交易和管理,統籌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含綠量”,降低“含碳量”,促進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24日 09 版)

( 編輯:張莉   送簽:張莉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