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本網專題>>理響中國>>理響中國

【理響中國】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夯實世界一流大學發展根基

林毅
來源:黨建網2023年07月05日09:48
文字縮放: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既是中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體現,也是應對百年變局中一系列競爭挑戰,推動我國由教育大國、人力資源大國邁向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的題中應有之義。正所謂“本立而道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之於“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重要意義,表明黨中央已經牢牢把握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方向之本。

深刻理解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間的內在關聯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與社會主義制度屬性及宗旨內在契合,為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奠定了穩固根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就是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這就要求改變個人發展所面對的一切非選擇性不利條件。因此,在社會主義制度條件下,中國的大眾—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間的區別是功能性、階段性的。正因為我們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普惠性、高質量國民基礎教育體系,提供了“讀書改變命運”的公平選拔機制,才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創造了必要制度條件,提供了優質人才來源。同時,也正因為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與人才供給不斷增強了國家的經濟、科技實力,國民基礎教育的保障水平才能穩步提升,從而在良性循環中帶動整個教育體系的發展。社會主義制度能夠調動每一個個體的積極性,從而體現出真正意義上“人力資源紅利”的價值,為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注入內生動力。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回答了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的問題。社會主義制度下高等教育發展的特點之一,就是明確地提出了教育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中國所建設的世界一流大學要培養的並不是將來俯視普羅大眾的“精英”,而是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正是因為社會主義大學的人才培養與國家發展、人民幸福的事業緊密相連,所以也帶來了對人才培養的更高標准、更嚴要求。縱觀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高等教育發展歷程,從德智體“三育”到德智體美勞“五育”,體現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培養要求不斷提高,相應的培養機制日益完善,由此也引導著越來越多來自人民大眾的青年成長為具備“又紅又專”素質的人才,進而自覺地以知識、技能與創新力來反哺人民大眾。進入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發展與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緊密關聯有了更全面具體的表述,即“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這也為世界一流大學人才培養兼顧價值觀塑造、責任使命意識與勝任力,以及創新開拓精神的目標指明了方向,引導相關教育改革更加有的放矢,關注改優實效。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為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實現趕超性目標,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提供了有力支撐。就其本質而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對高等教育發展提出的一項政治性要求。事實上,現代高等教育體系的建立與高質量發展,不能僅僅依靠高等院校自身的努力,還要得到國家與社會主體的大力支持。中國高等教育起步雖晚於西方發達國家,但社會主義制度卻賦予其彎道超車的后發優勢。我們通過建構體現公平普惠原則的國民基礎教育體系,發揮社會主義制度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打牢了社會主義大學的根基﹔以高瞻遠矚的發展規劃與科學的頂層設計為前提,傾舉國之力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引導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在前沿學科與關鍵領域聚焦發力,按照國家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急需人才,搶佔科學技術與文化發展戰略高地,在短時間內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守正創新中實現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有機統一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需要在高等教育發展中保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鮮亮底色,堅守高校意識形態主陣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教育就是要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觀者和反對派。”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要達到這樣的人才培養目標,必須全面貫通高等教育發展與思想政治工作、意識形態工作、宣傳教育工作之間的內在關聯,把引導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為檢驗辦學成效的第一標准。不可否認的是,在西化浪潮與社會變遷的沖擊下,高等教育戰線中曾一度出現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的局面。因此,在百年變局所帶來的挑戰面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就要高度重視教育戰線意識形態與價值觀斗爭前線的地位,堅決全面整頓西方價值觀與意識形態滲透進大學教育、教材、學科、文化體系中的問題,始終保障辦學方向與主流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同向同行。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需要在發展性的維度上提供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的社會主義辦學資源。具體而言,這些資源主要包括思想、制度、人才與學科學術資源。提供思想資源,就是要做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構建更加完善充實的思政課教育體系,打通思政教育與專業培養間的有機關聯,形成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作用合力,發揮社會主義教育依托思政工作鑄魂育人的特色與優勢。提供制度資源,就是要認真研究高校治理現代化規律,探索在加強黨的領導前提下構建中國特色的現代高校治理體系,並通過管理體制機制的完善改優,克服高校管理體制中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脫離群眾、盲目崇拜“洋教條”等一切有悖於社會主義辦學原則的問題,營造出社會主義大學民主、科學、負責的治理氛圍。提供人才資源,就是要切實貫徹黨和國家對教育工作者“四有”“六要”的要求,讓一大批更加自律、更具情懷、政治意識和專業素養俱優的育人者,成為教育戰線中抵制錯誤社會思潮、引導學生認同主流意識形態與價值觀的中堅力量,讓知行合一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工作者成為教育隊伍的主流。提供學科學術資源,就是要針對性地對此前學術、學科補課階段中出現的西化問題進行主動糾偏,並在學理化、系統性解構西方話語霸權的基礎上,建構起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能夠准確解讀與解決中國現實問題的本土學科學術與話語體系,使中國之事擺脫求証於西方之理的慣性,找到中國之理的遵循。這幾方面工作彼此配合,形成合力,就能夠在發展性的維度上有力支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需要高度重視並善於解決青年的引導教育問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重要目標是培養造就勝任時代使命的新青年,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主要力量也是廣大青年。因此,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在實處的一個重要表現,就在於有效地爭取、團結、引導、塑造青年。為達到這一目標,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真實准確地了解當代青年的困惑與境遇,嘗試與青年共情,知其所好、知其所難、知其所惑。既要善於把握時代機遇,認識到中國崛起大背景下青年突破中國與西方的對比偏見,平視世界、對國家與民族信心空前提升的有利條件﹔也要直面青年面對具體社會問題時出現迷茫困惑的現實挑戰,看到諸如青年的亞文化表達等現象背后的問題成因,准確評估青年教育引導工作中的矛盾性質,找到並解決思想政治工作的真問題、好問題。在應對問題的過程中,要理解青年、信任青年、善待青年,更要講究引導青年的正確方法與實際效果。避免以訓導代替引導、以成績掩蓋問題、以灌輸取代溝通。相應地,無論是在價值觀塑造,還是回應意識形態領域的挑戰時,也都要做到講理必須有據、引導不離共情、宣傳不避問題,善於把學術話語、理論話語、宣傳話語再加工為青年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生活話語。總之,社會主義辦學實踐就是要真正地凸顯新時代青年的主體性價值,使他們真正感受到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是與他們的成長息息相關之事,使他們深刻體會追求個體幸福、進步同關注時代發展潮流、家國天下大事的交集與共鳴。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還意味著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要始終秉持中國立場、人民中心立場,以是否有利於國家與人民的期望為成績衡量標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浙大、復旦、南大等中國著名學府。”我們要堅持以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為指導,邁出探索扎根中國大地辦好世界一流大學的堅實步伐,遵循正確的辦學規律,制定實施科學的辦學政策,解決大學建設中的各種問題,持續打造一個實現趕超目標的發展平台,滋養出一批在辦學品質方面毫不遜色於當今世界一流大學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為世界各國貢獻出更多的中國經驗與中國智慧。

(作者系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 編輯:王馨悅   送簽:王馨悅   簽發:趙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