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理論武裝

深入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

潘玉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24年06月05日11:33
文字縮放:

核心閱讀

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為了誰、依靠誰,成果由誰共享、成效由誰評價等根本性問題,具有鮮明的人民性,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作為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習近平文化思想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深刻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為了誰、依靠誰,成果由誰共享、成效由誰評價等根本性問題,具有鮮明的人民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堅持文化發展為了人民

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也是認識一種思想理論需要把握的根本性、原則性問題。我們黨來自於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中華民族新文化作為自己的使命。堅持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在文化領域的鮮明體現。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文化權益,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

人民立場是貫穿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場。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文化發展為了人民,強調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形成為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理論。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為了誰的根本問題,彰顯了黨的性質宗旨和初心使命,為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豐富人民精神世界,保障人民文化權益,構筑人民精神之基,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全面發展,推動文化惠民、文化悅民、文化富民在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中不斷實現。新時代以來,我國精神文化產品供給質量明顯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堅持文化發展依靠人民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歷史上的活動和思想都是‘群眾’的思想和活動”“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人民在文化發展中的主體地位,表現為人民是文化的創造者、是文化進步的推動者。悠久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都是人民生產生活實踐的產物。

人民群眾是文化建設最廣泛、最深厚的力量。離開了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創造,文化創新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文化發展依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既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証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隻有扎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要求“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了人民群眾在推進文化創新、推動文化繁榮發展中的主體作用,指明了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根本依靠力量,深刻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依靠誰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人民群眾在文化發展中的主體地位,以人民為中心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引領和推動我國文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積極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尊重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為人民群眾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主力軍開辟渠道、搭建平台、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的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充分涌流。

堅持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說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彰顯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與推進共同富裕的內在統一性,深刻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成果由誰共享的問題。

伴隨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增長且日益廣泛,不僅需要高品質的物質生活,而且追求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針對農村文化建設相對薄弱的實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網絡,增加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總量供給,縮小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差距。”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廣大人民群眾既是參與者也是成果享有者,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說到底是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文化權益,推動全體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們黨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文化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作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作為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的重要力量源泉,大力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推動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水平,讓文化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了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堅持文化發展成效由人民評價

馬克思指出:“人民歷來就是作家‘夠資格’和‘不夠資格’的唯一判斷者。”文化發展成效由誰來評價、以什麼為標准、用什麼來衡量,實質上是一個對誰負責、讓誰滿意的問題。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人民群眾既是實踐主體,同時也是價值主體、評價主體,文化工作好不好,文化發展成效如何,最終要由人民群眾來評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必須而且隻能由人民來評判。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文化發展成效由人民評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衡量文化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經濟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產品”,要求“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要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這深刻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成效由誰評價的問題。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基本途徑,也是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文化實踐中,人民群眾既是文化事業的建設者,也是文化產品的消費者,對文化發展成果有著最直接的認識、最真實的體驗,對評價文化發展成效最有發言權。由人民評價文化發展成效,可以更好了解人民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多為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高質量文化產品。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成效的根本標准,以高質量文化供給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經濟政策。根據人民群眾的需求和喜好,大力推進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高品質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這一過程中,人民群眾對文化建設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深入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跟時代潮流、把握人民需求,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不斷回答時代發展和人民需求對文化建設提出的新課題,奮力推動文化創新創造,不斷彰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凝聚起強大精神力量。

(作者為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04日 09 版)

( 編輯:張莉   送簽:張莉   簽發:鐘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