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干淨的餐桌、可口的飯菜、透明的備餐間、溫馨的就餐大廳……午飯時間,記者走進河北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南文營社區食堂,見到食堂工作人員正在忙碌有序地擺放各式菜品和風味小吃,家住附近的不少老年人在食堂用餐,邊吃邊嘮家常。附近的“上班族”有些在二層風味小吃餐廳就餐,有些買好午飯打包帶走。
家住南文營社區盛芳花園小區的80多歲老人段文林,回遷前是容城縣胡村人。作為食堂的“常客”,他基本上每天中午都和老伴來這吃飯。“食堂菜品樣式多,價格又實惠,飯菜很合胃口。從家裡步行過來大約5分鐘,很方便。”段文林說。段文林老兩口就餐可享受二五折優惠,一份芹菜炒肉、一份小雞燉土豆、一份西紅柿炒蛋、一份米飯,打完折后實際支付5元。
去年1月,南文營社區食堂試營業,可同時容納200人就餐。食堂一層是寬敞明亮的用餐大廳,食堂窗口的菜品非常齊全﹔二層是風味小吃餐廳,供應各類熱銷小吃。前來就餐的消費者能清楚地看到開放式廚房裡的制餐過程,明廚亮灶讓消費者吃得放心,消費安心。
“我們嚴格執行食品衛生要求,加大對餐飲服務從業人員的衛生健康管理,把好食品安全衛生和食材採購的關口。”南文營社區食堂負責人張一智說。
“2021年群眾回遷以后,在走訪中我們發現轄區內居民以老年人居多,他們大多數不與子女們同住,日常就餐困難。為了讓老年人吃飯更方便,我們調研了很多地方的老年食堂,並結合本轄區實際,探索推行‘市場化+公益’的運營模式。”南文營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偉肖說,社區食堂所有就業崗位優先錄用回遷群眾,讓他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社區食堂對60周歲以上老年人給予優惠,不同年齡段老年人享受不同優惠折扣。食堂開業后受到社區群眾的認可和歡迎,目前,食堂已有1700多名老年人完成實名認証,到食堂“刷臉”就可以吃飯。
在市場化經營方面,社區食堂運營方加大探索,採用“市場化+公益”運營模式,逐漸實現可持續化運行。“順應市場需求,我們積極開拓新業務。一些小的公司沒有食堂,我們就給他們提供送餐服務。同時,我們增加了年輕人喜歡的菜品,營業時間從早上6時到夜裡12時,以滿足上班族的就餐需求。食堂還開通了外賣業務,通過多個網絡平台進行線上推廣。目前,食堂運營平穩,收益良好。”張一智介紹,政府也給予了支持,減輕了不少負擔。
為加強社區食堂黨建引領建設,南文營社區黨總支在食堂成立了黨支部,定期開展黨建活動,聽取就餐群眾意見,優化就餐環境,持續改善用餐品質,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 編輯:王馨悅 送簽:王馨悅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