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評論

基層減負不能用戴帽子來甩擔子

柳澤興
2024年09月25日08:33
文字縮放:

今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指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頑瘴痼疾,必須下大力氣堅決糾治。基層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后一公裡”,不能被一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束縛手腳。

近年來,基層減負雖取得一定成效,但有些地方卻陷入年年減、年年加重的怪圈,屢屢引發社會關注。這些地方減負何以越減越“重”?

一些基層干部向記者反映,自己身兼田長、街長、網格長等多職,“帽子”戴了不少,任務越來越雜,擔的風險也越來越大,去年起擔任的“路長”一職更是讓自己不堪重負。

2023年,在上級要求下,西部某鄉鎮挂牌成立道路交通安全委員會(以下簡稱道安委),由鎮黨委書記和鎮長擔任鄉鎮級路長,各村社黨支部書記擔任村級路長,鄉鎮轄區內發生交通安全事故后,村干部和鄉鎮干部還要認領事故責任人。今年初,上級部門安排各村社開展入戶走訪排查工作,要求詳細調查並記錄每個家庭中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數量和車輛狀態,同時登記駕駛人信息、駕駛証、車輛年審和報廢情況,並建立相關台賬。

要求村社干部入戶“執法”,體現出當地一些上級部門安排基層工作的隨意性。根據相關文件要求,隻有公安部門有權查看居民駕駛証等信息。在這些上級部門看來,屬地責任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隻要工作有人干、責任有人擔,並不在乎政策是否合理,基層能否承擔,封個“長”就能甩“鍋”,挂個牌就要擔責,這是典型的懶政思維作祟。

部分村社干部表示,入戶排查登記信息涉及隱私,村社並無權力,村民也不配合,工作難以推行,隻能上報幾戶應付差事。或者干脆不干這項工作,后來上級部門也並未催要,最終不了了之。

“路長制”等制度的出台,讓基層干部每天疲於應付各項檢查,做台賬、寫檔案、拍照片,不少干部戲言自己現在“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每天“忙出一身汗”,但群眾“就是不點贊”。長此以往,危害極大,既會疏遠基層干部與群眾之間的關系,擾亂基層正常運行秩序,也會破壞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

當前各地正在全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基層干部負擔有所減輕。但應該看到,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滋生的土壤依然存在,一些地方或部門不能把減負當甩鍋,靠給基層挂牌子、戴“帽子”來甩擔子,到頭來負擔沒減,落實卻打了折扣。應進一步明晰權責,強化依法行政,讓村社干部把該干的干好,不該干的不干,減輕基層干部負擔,持續鞏固拓展減負成效。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編輯:鄂歆奕   送簽:鄂歆奕   簽發:趙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