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正風肅紀

作風問題既要抓大也要抓小

田玉玨
來源:學習時報2025年04月09日18:16
文字縮放: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在作風問題上,大問題要抓,小問題也要抓。小洞不補,大洞吃苦!抓作風問題就要積小勝為大勝,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通過抓黨風政風帶社風民風,努力營造廉潔從政的政治生態”。這一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新征程加強作風建設提供了具體遵循,是黨員干部以良好形象立足立身立信的重要體現。

“抓小”是為了防止“由小及大”。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從小發展到大,從弱發展到強,是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很多不正之風往往寄生於細微行為之上,不起眼的時候如果不加以重視,很容易造成老問題復燃、新問題萌發、小問題做大。我們黨狠抓作風建設,就是要從小事抓起、從小節嚴起。在細枝末節上嚴格約束,才能在大事上守住原則,防止“千裡之堤”潰於“蟻穴”。2012年中央八項規定頒布實施以來,中央紀委從2013年春節開始發布禁令,嚴禁用公款購買香煙、高檔酒和禮品等。此后每逢中秋、國慶等節假日,禁令成為“規定動作”,而且真禁、真管,真通報、真處理。這些禁令看似禁的是一塊月餅、一張賀卡、一份司空見慣的“小禮物”,其實是從管住黨員干部的嘴和手開始,管住吃喝風、送禮風,管住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最終糾治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換來黨風政風的面貌一新。

“抓小”是為了避免“因小失大”。作風問題的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人民群眾認識評價黨的事業和黨員干部,講得最多的就是作風,印象最深的都是細節。群眾在乎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特別是對於黨員干部而言,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新時代以來,我們黨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危機感和緊迫感,雷厲風行抓作風建設,特別是抓人民群眾最反感、反映最強烈的切身問題。轟轟烈烈的反腐敗斗爭不僅“打虎”“獵狐”,還抓那些損害老百姓血汗錢、治病錢、救命錢的“蠅貪蟻腐”﹔問責干部不僅問責不擔當不作為問題,更懲治群眾觀念淡漠、宗旨意識弱化、政績觀扭曲等問題﹔時時處處用顯微鏡檢視思想上的“細菌”,及時用微創鏡治療黨員干部作風上的“小毛病”,防止小病拖成大病、群眾厭惡的小問題演變成影響干群關系、動搖執政根基的大禍害。

“抓小”是為了“積小勝為大勝”。中央八項規定出台10多年來,作風建設成效有目共睹,但仍然存在反彈、變異現象,不少“四風”問題穿上“隱身衣”、躲進“青紗帳”、玩起“障眼法”。一些不良習俗根深蒂固、無孔不入,很容易給黨員干部帶來不良影響﹔更有干部僥幸心理日盛,認為偶爾吃一次喝一次沒什麼,接受點小恩小惠沒什麼,時間一久,便容易形成“破窗效應”,前功盡棄。作風建設從來都不是“高空作業”,更不是一陣風,而是要拿出“滴水穿石”的恆心和信念,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推進,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一個現象一個現象糾治,不斷釋放“嚴字當頭、全面從嚴、一嚴到底”的信號,讓全黨全社會感受到黨中央的決心,才能不斷以小事小節上的“小勝”贏得全面從嚴治黨的“大勝”。

積跬步以至千裡,積小流以成江海。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大黨,大就要有大的樣子,大黨就更要見微知著、防微杜漸。每個黨員干部都要以“檢身若不及”的自覺意識,從小事小節上規范言行,在一點一滴中錘煉修養,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都能經得起時代和人民的檢驗,持續擦亮新時代共產黨人作風建設這張“金色名片”。

( 編輯:韓衡許   送簽:韓衡許   簽發:林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