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吉林:黨建高質量與業務高質效相融的生動實踐


吉林省檢察院職務犯罪檢察部黨支部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連續5年幫扶社區困難家庭兌現群眾微心願﹔汪清林區檢察院依托“黨建微講堂”“林檢青語”等平台,組織該院青年干警開展理論學習,結合林區特色打造黨建品牌……這是記者日前在吉林省檢察機關採訪時了解到的部分黨建與業務融合成效。
近年來,吉林省檢察機關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黨建帶隊建、以隊建促業務,努力實現黨建工作從數量向成效轉變,不斷推動全省檢察機關黨建工作邁上新台階。
“四新”黨建大講堂傳遞正義聲量
“2019年,我們舉辦了第一期‘四新’黨建大講堂,我是主講人之一。多年來,許多優秀干警在大講堂這個平台分享檢察辦案故事。今天非常榮幸再次登台,就如何做深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談個人體會。”近日,吉林省檢察院舉辦本年度第一期“四新”黨建大講堂,該院普通犯罪檢察部副主任趙航分享了難忘的授課經歷。
2019年12月,為破解黨建與業務融合度不高的難題,吉林省檢察院黨組積極謀劃打造融合發展平台,創設了新時代、新黨建、新理念、新作為“四新”黨建大講堂,以講促學、以學促進,讓機關黨建工作成為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2022年,“四新”黨建大講堂入選第一批全國檢察機關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十佳案例”。17期活動,90余名主講人登台,擲地有聲的正義聲量,精彩紛呈的檢察故事,已成為吉林省檢察機關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記錄。
為讓“黨建大講堂”活動不斷煥發生機、釋放發展新動能,省院黨組牢牢抓住深化和擴大兩個關鍵點,邀請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最高檢機關黨委及相關業務廳專家、領導到會指導點評,增強全體檢察干警對檢察新理念、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的理解。同時,繪就黨建工作創新發展“同心圓”,打破地域限制,將主講人范圍從吉林省檢察院逐漸擴大到全省三級院,再到新疆阿勒泰、西藏日喀則檢察機關乃至其他省份的全國巡講團成員。
“檢察為民的暖心故事永遠是未完待續,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腳步永不停歇,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一直辦下去,有更多的檢察人分享新時代檢察好故事,讓人民群眾以黨建為載體,了解檢察工作,走進檢察機關。”全國人大代表白景陽評價說。
以黨建為引擎多元培訓青年干警
今年4月,吉林省檢察院第一青年理論小組舉行了一次分享會,來自多個部門的50余名干警圍繞思想政治建設的意義、方式、內容談感受,分享工作和學習經驗。
類似這樣的活動,吉林省檢察院每個月都會舉辦。為有針對性、創新性地做好青年干警培養,以黨建為引擎跑出青年干警成長加速度,2025年初,該院成立多個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通過搭建交流平台,拓展學習領域、深化專業培養等手段,探索青年干警成長新路徑,全面提升青年干警的綜合素能。
為有效提升青年干警的政治能力、創新能力、危機處理能力、抓落實能力,該院為青年干警量身定制了“多元培訓體系”,邀請大數據、AI等新興領域的專家授課,同時鼓勵青年業務骨干“走上台”分享工作經驗,“走出去”到高校、科技公司學習前沿信息。
打造黨建品牌帶動基層跨越發展
在吉林省檢察院的帶動下,全省檢察機關深入推進“一支部一品牌建設”,打造出一批特色鮮明、亮點突出的黨建品牌,成為推動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檢察業務工作的點滴收獲,源於思想理念的轉變,政治素能的提升。”長春鐵路運輸檢察院第一黨支部書記李奕潼就黨建推動業務工作提質增效體會頗深。工作中,她堅持將黨建與業務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創建“藍色衛士”黨建工作品牌,帶領黨支部成員聚焦鐵路檢察工作實際,與外省鐵檢機關聯合建立跨區域協作監督機制,形成站車交接案件(指在列車上發生治安或刑事案件時,乘警完成必要的調查取証后,移交列車前方停靠站所在地鐵路公安機關繼續處理的案件)檢察監督交叉立體網絡。針對鐵路女性職工多,工作內容、作息時間的特殊性,該院探索建立“檢察+工會”協作模式,織密婦女權益保障保護網。該院還主動聯系中鐵十三局技師學院,設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向教職員工、學生開展全覆蓋式普法宣傳。
長春新區檢察院立足所屬國家級新區的區位優勢,強化政治引領、活力引領、創新引領,持續擦亮“黨建+司法為民”黨建品牌,與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政法工作辦公室簽訂結對共建協議,增強交流互動。
吉林市船營區檢察院打造“激流勇進、搖櫓船檢”黨建品牌,黨建與業務融合典型案例獲評省、市優秀案例﹔琿春林區檢察院黨支部不斷擦亮“護航虎嘯山林”生態檢察黨建品牌,以全方位司法保護助力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建設。
“推進黨建與業務融合沒有休止符。我們將持續提升黨建引領的內生動力,著力在重點工作中成立黨員先鋒隊,將黨建工作融入司法辦案,促進全省檢察機關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雙融雙促雙提升。”吉林省檢察院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劉細華說。
(來源:檢察日報)
( 編輯:鄂歆奕 送簽:鄂歆奕 簽發:林燕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