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站內搜索:
旗幟網 >> 正風肅紀

提高黨組織日常監督穿透力和有效性

范仲夏
來源:學習時報2025年07月11日14:39
文字縮放:

黨組織日常監督是黨內監督的重要內容,是從嚴管黨治黨、推進自我革命的重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強化黨組織日常監督,切實提高穿透力和有效性。這對各級黨組織扛牢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履行日常監督職責提出了更高要求,務必深入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

黨組織處在日常監督第一線,經常與黨員干部近距離接觸,能夠直接掌握和了解黨員干部情況,是監督黨員干部的關鍵力量。黨章黨規對黨組織的監督職責有明確要求。《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黨的基層組織要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規定,黨委(黨組)應當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日常管理監督,掌握其思想、工作、作風、生活狀況。我們黨肩負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任務艱巨繁重,黨員干部是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如果黨組織履行監督職責不到位,對黨員干部日常監督無法穿透表面現象、直擊問題根源,在監督成果的運用和問題的整改落實上無法體現效果,往往會小錯變大錯、量變轉質變,最終導致黨員干部出問題、掉隊出列,對黨和國家事業造成損失和不良影響。

從查處的違紀違法問題看,各級黨組織在日常監督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有的認識存在偏差,在監督上不敢動真碰硬,奉行好人主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問題和錯誤不願捅破“窗戶紙”。有的責任落實有遞減,本級抓得緊、下級管得鬆,對下級的監督滿足於一般性要求而缺少針對性舉措。有的監督覆蓋有空白,隻管“八小時以內”,不關心“八小時以外”。有的運用“四種形態”不准確,把握紀法事實的定量和態度認識的變量,在不同形態之間轉化運用上還不夠精准,影響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的體制機制有短板,一些垂管單位、派出單位,上級監督距離遠、屬地監督跟不上﹔黨組織監督與其他監督的成果共享不暢,監督合力不強。有的技術方法有欠缺,對信息化大數據技術監督手段用不好、成效不明顯。這迫切需要黨組織將日常監督穿透黨員干部的思想動機和一言一行,深入到權力運行的隱秘環節以及潛在的風險點,有效達到預防和糾正錯誤、維護黨的紀律和規矩、保障黨組織健康運行的目的。隻有在日常監督中及時精准地發現黨員干部身上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有效地教育提醒、挽救保護,才能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問題,更好地維護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堅持抓在經常、融入日常,確保監督質效。以動真碰硬亮明態度,敢於擔當、不怕得罪人,特別是黨組織“一把手”,要勤叨“婆婆嘴”、常念“監督經”,發現錯誤苗頭及時談話提醒,板起臉來批評教育,確保嚴的基調不動搖。以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傳導壓力,層層壓實主體責任,根據各層級監督特點,採取針對性舉措,確保監督責任一貫到底。以靈活多樣的監督方式提升監督實效,運用談心談話、檢查抽查、蹲點調研、指導民主生活會、受理信訪舉報、督促巡視巡察整改等形式,深入干部群眾,掌握活情況、了解真問題,覆蓋“八小時內外”,確保監督覆蓋不留死角。以精准運用“四種形態”體現嚴管厚愛,在用好“第一種形態”上下更大功夫,從小事抓起、從具體問題管起,運用談話函詢、提醒批評等方式,咬耳扯袖、紅臉出汗。辦案是最有力的監督,對突破“紅線”嚴重違紀違法涉嫌犯罪的,嚴肅查處,確保監督震懾常在。以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為保障形成合力,落實“再派出”等監督改革舉措,深化拓展黨組織日常監督與紀檢監察、審計、財會、統計等監督的協作配合機制,確保監督有力有效。以大數據信息化賦能監督,借助大數據比對分析,精准發現違規吃喝、違規發放領取補貼、圍標串標等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加強預警糾治,確保監督科學高效。

( 編輯:韓衡許   送簽:韓衡許   簽發:林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