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親而有度 清而有為


梳理近期多地通報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違規接受管理和服務對象宴請”“違規接受私營企業主宴請”等現象屢有發生。
這不僅僅是吃吃喝喝的問題,更暴露出“吃老板”的頑疾。從現實看,一些干部由於追求奢靡享樂之風,很容易從“一頓飯”的小事小節,跌入違紀違法的深淵。再分析不難發現,“吃老板”也折射出不良的政商關系。這與“親”和“清”的要求背離,也與民營經濟促進法中“保持清正廉潔”的要求相悖。
政商關系是政治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員干部如何與企業家相處,既不“勾肩搭背”又不“背對背”,是一門學問。關鍵要做到親而有度、清而有為。這是錘煉黨性的使然,也是涵養作風的要求。
“親”要親在以無私之心,真誠交往、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廣東省深圳市一家企業負責人講了一個故事:公司研發的技術需要資金、推廣時,有關部門協調各方,為創新成果市場化運用充當“推銷員”。如今,很多地方都把“有事服務、無事不擾”當作一種理念,把“服務前移、貼心周到”當作工作方式。其實,提高“親”的溫度,守住“清”的邊界,當好企業發展的“貼心人”,做的就是服務增量,提振的也是發展信心。
“清”要清在以坦蕩之心,掌握分寸、把握界限、清而不疏。對黨員干部來說,清正用權是底線,清清爽爽是本色。為什麼很多干部與企業家相交,能做到有交集而不交換、有交往而不交易?在於自身講規矩、不逾矩,在於制度破“潛規則”、立“明規矩”。由此,企業家也放下包袱、大膽發展,更加懂得賺錢“靠本事”而非“靠關系”。無論是誰,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潔身自好走正道、遵紀守法搞經營,推動事業發展便能步入“陽光大道”。
親則兩利、清則相安。做到“親而有度,清而有為”,關鍵要處理好激勵與約束的關系。廣東廣州出台政商交往若干場景行為指引及答疑,圍繞18類政商交往高頻場景,構建行為指南,旨在消除干部顧慮﹔福建泉州出台文件明確容錯免責事項,為敢於擔當、無意過失的干部“撐腰”。一份指引、一個文件,明確行為規則,也是發展保障。對黨員干部來說,有“緊箍咒”,有“護身符”,不當“甩手掌櫃”,勇當“實干健將”,助企護企惠企會更加有力有節有效。
心底無私天地寬。把群眾裝在心裡,把事業裝在心裡,不謀私利、克己奉公,坦蕩做人、謹慎用權,光明磊落、大膽干事,對於黨員干部而言,這樣的要求,不限於助企發展,更不止於一時一地。其實,做到風清、氣正、心齊,黨員干部與企業家“友好握手”,定能搬開“絆腳石”、鋪好“快速路”,為干事創業蓄積動力,實現更好發展。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 編輯:韓衡許 送簽:韓衡許 簽發:林燕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