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農業農村部離退休干部局構建“互聯網+黨建”新模式


農業農村部系統現有離退休人員1.58萬人,其中黨員6100余人。面對近年來老同志居住分散、行動不便、年輕退休干部思想活躍等新挑戰,農業農村部離退休干部局主動擁抱信息化變革,構建“互聯網+黨建”新模式,以網絡為橋連接銀發初心,以科技為翼賦能黨建創新,實現理論武裝、服務管理、作用發揮全鏈條數字化,讓老同志在雲端續寫忠誠與擔當,在指尖綻放余暉與芳華。
理論武裝雲筑基,鑄魂增智聚人心
針對老同志理論學習需求與線下集中難的矛盾,該局緊扣離退休干部黨員思想政治建設核心任務,打造覆蓋全域的數字化學習矩陣,讓黨的創新理論通過網絡直達老同志指尖,讓紅色信仰在雲端匯聚傳承。
織密學習雲網絡,精神食糧潤心田。立體打造“老干部園地”“公眾號+視頻號+網站+視頻會議系統”全媒體平台,第一時間傳遞黨的聲音、宣傳創新理論。新媒體年均推送黨建動態、時政要聞、“三農”訊息等1500多條,發布支部工作、微黨課等視頻150余條,移到“屏”上的學習資料讓黨的創新理論如春風化雨般浸潤老同志心田。視頻會議系統暢通雲端組織生活通道,聯通8大分會場、局機關全體老干部黨支部,實現300人同步參與。老同志在雲端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央一號文件、糧食安全等熱烈討論,讓思想在碰撞中升華,共識在交流中凝聚。
組織關懷廣覆蓋,天涯海角跟黨走。“各支部書記,今天的學習內容已發布,請及時轉發。”為老同志推送量身定制的學習包是該局每天的規定動作。為了把全體老黨員“連到網上”,該局建立“黨委—總支—支部—黨員”四級聯動微信群矩陣,逐級覆蓋全體離退休人員,特別是幫助出行不便、旅居海外等特殊群體老黨員回歸組織生活。通過這張“組織聯絡網”,網上報告會、線上主題黨日、微黨課等靈活便利的學習形式被老同志普遍接受,他們表示“思想建設進入了‘e’時代,我們也不能掉隊,網上網下都要跟黨走”。
教育監督新路徑,黨性錘煉永在線。創新運用網絡平台強化離退休干部黨員教育監督,扎實推進黨紀學習教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定期推送中組部網上專題報告會、警示教育案例、黨章黨規解讀、成效經驗總結,讓老同志隨時學、深入悟。專題組織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在線答題測試,老同志總參與量達3500人次。制作廉政短視頻《遵規守紀沒有退休時》在全媒體平台和各活動站展播。通過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微信群,提醒老同志遵守兼(任)職、出國(境)等規定,在網絡空間發揮模范作用,引導老黨員時刻繃緊紀律之弦,永葆政治本色。
智慧服務暖夕陽,先鋒榮光耀桑榆
“以人為本、做好服務”是老干部工作的核心。該局以離退休干部需求為導向,將黨建觸角延伸至服務管理、精神關愛與示范引領,讓“互聯網+”成為傳遞組織溫暖的“暖心橋”。
身心健康雲守護,跨越鴻溝享便捷。聚焦老同志健康管理、智能應用、安全保障等核心需求,特邀相關領域專家舉辦老年病、人工智能專題講座並上線展播。針對性推送醫學科普、防詐指南、法律知識,提升老同志科學康養、識詐防騙和依法維權意識。為老同志提供一鍵通呼叫器、健康監測手環等適老化智能設備,讓老同志生活更安心舒心。採集老同志身體情況、興趣愛好等信息,搭建起支撐精准服務的數據庫。大力開展銀發觸網行動,編印《智慧助老手冊》,組織“教老同志用手機”活動,從掃碼支付到視頻通話手把手教學,幫助老同志跨越數字鴻溝。
文化養老雲綻放,激活精神動力源。融合“線上+線下”教學模式,部老年大學接入國管局“桑榆金輝”雲課堂,書法、繪畫、智能網絡應用等50門課程同步直播,支持回看復習。2024年實現課程異地上線,“雖然身在海口,但每周都能跟著北京的老師學書法,這種遠程教學太貼心了!” 熱科院退休干部陳忠的感言道出眾多京外老同志心聲。老年大學教學“全鏈條”融合信息化手段,依托小程序優化報名分班流程,三校區配備智慧屏實現高清直播、互動教學和在線答疑,課后班級群開展作業點評、心得交流與技藝切磋,科技賦能讓傳統教學煥發新生機。
典型引領雲傳揚,匯聚銀發正能量。與農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合作推出老同志專訪,精心策劃自制“金秋逸韻”系列人物紀錄片,深情記錄老黨員、老模范的感人事跡和晚年風採。通過公眾號、視頻號和支部群廣泛傳播宣揚離退休干部“雙先”、“兩優一先”等典型事跡經驗,展現他們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的政治本色和時代風貌。設立“金秋先鋒”線上專欄,常態化展示老同志在紅色傳承、鄉村振興、社區治理等方面發揮作用的鮮活故事。系列“雲上正能量”點亮銀發群體價值實現的燈塔,激勵更多老同志在新時代續寫華章。
銀齡生輝新境界,數字賦能悅晚晴
銀發是智慧沉澱的顏色,互聯網是傳遞價值的翅膀。該局深耕數字沃土,搭建老有所為、發光發熱的廣闊雲舞台,讓銀發智慧與家國情懷在網絡空間璀璨綻放。
情系“三農”獻良策,銀輝力量助振興。在線開展“推進鄉村振興 建設農業強國”建言獻策活動,415位離退休干部貢獻出180余條有價值的“金點子”。組建線上“鄉村振興志願服務隊”,老專家遠程為脫貧地區推廣農業科技、破解生產難題、培訓技術骨干,利用公眾號向脫貧地區普及作物栽培知識,線上服務農民群眾約5000人,雲端助農的銀輝力量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持續發光發熱。
四季講堂匯智聲,銀齡智慧傳薪火。不斷擦亮離退休干部“四季講堂”黨建品牌,邀請經驗豐富的老領導、老專家,聚焦鄉村振興、糧食安全、應對人口老齡化、文化康養等主題,累計開展雲講座30期。老同志以深厚的學養、豐富的實踐、深刻的洞察,傳授寶貴經驗,貢獻真知灼見,讓“三農”事業薪火和銀齡智慧在雲端傳承與創新。
藝韻流芳聚合力,金秋逐夢綻華彩。為老同志開通“金秋漫筆”、書畫攝影“雲展覽”、文藝匯演“雲展播”、“歡樂大課堂”專欄,筆墨丹青描繪時代畫卷,光影鏡頭定格壯美山河,歌舞戲曲演繹盛世華章,老同志在雲舞台上盡情抒懷對黨的忠誠、對“三農”事業的摯愛、對美好生活的禮贊。線上“鬧元宵猜燈謎”、“聽聲辨曲”、“四季影展”等適老活動,將文化知識融入趣味競賽,單場活動最高參與量突破1000人次,在歡聲笑語中豐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
(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
( 編輯:閆奕 送簽:徐雅維 簽發:林燕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