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近年來,成都市直機關工委立足新時代機關黨建工作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破解黨建難題、激活黨建動能,圍繞廉政風險防控、鄉村振興服務、青年干部培養等關鍵領域精准發力,探索出一系列具有成都特色、彰顯時代特征的機關黨建新路徑、新舉措。
從廉政防控的機制創新到鄉村振興的服務升級,再到青年培養的模式優化,成都機關黨建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與結果導向相統一,以務實創新之舉夯實黨建根基、賦能中心工作,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紅色動力”。
“一聚三分”筑防線 廉政效能雙提升
作為“清廉蓉城”建設中廉潔機關建設的牽頭力量,成都市直機關工委直面機關權力、資源、資金“三密集”,且重要崗位違紀違法案件易發多發的痛點,創新推出“一聚三分”廉政風險防控新模式,推動防控工作從“大水漫灌”轉向“精准滴灌”。
這一模式以案件復盤為切入點,通過深度剖析近三年321起違紀違法案件,精准鎖定項目管理、資金管理等六類高風險崗位,並借助“職權事項大起底”形成“事權人”一覽表,讓防控對象從模糊的群體聚焦到具體個人。在此基礎上,全鏈條構建防控體系:繪制“16+X”風險地圖、制定“22+N”制度矩陣,同步搭建數字化監管平台,確保權力運行可追溯、風險隱患可預警﹔實施分級差異化監管,按風險等級推出“五個一”“四個一”等階梯式措施,杜絕“一刀切”現象﹔通過“清單明責、三色督責、剛性考責”壓實四級組織與四類崗位責任,將防控工作納入多重考評,讓責任落實從“軟指標”變成“硬杠杠”。
如今,“一聚三分”模式成效顯著。效能層面,防控措施數量降幅達83%,實現了為基層“減負”與工作“提效”的雙贏,贏得基層干部廣泛認可﹔風險防控層面,市政工程、涉企獎補等重點領域違紀違法案件明顯減少,物業管理投訴率下降20%,29.8億元工業企業獎補撥付的企業滿意度高達99.57%。“一聚三分”模式不僅為成都市直機關筑牢了廉政“防火牆”,更形成了具有借鑒意義的實踐經驗。
精准服務助振興 情系民生暖鄉村
在鄉村振興的戰場上,成都市直機關工委同樣主動作為,針對鄉村專業人才短缺的難題,牽頭組建了7支專家隊伍,217名專業技術人才覆蓋基層治理、產業發展等七個關鍵領域。通過構建“機關統籌+基層點單+專家響應”的工作閉環,實現了服務從“普遍供給”到“按需定制”的精准轉變。自去年以來,1894人次專家下沉基層,成功規劃100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打造32個大美田園農耕消費新場景,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針對農產品銷售渠道單一的問題,工委進一步統籌資源,構建多元協同助銷體系。機關駐村干部化身“代言人”,去年組織10場展銷活動實現銷售額120萬元,幫助60個村集體開通直播賬號﹔機關國企當好“帶頭人”,今年上半年助銷金額達143萬元﹔多部門協同做好“推銷員”,聯合舉辦展銷活動現場銷售48萬元,還促成18家商超與對口幫扶村達成採購合作意向,有效打通農產品銷售“最后一公裡”。

此外,工委始終將農村“一老一小”群體的需求放在心上,積極開展“圓夢微心願”專項活動。通過搭建專屬服務平台,廣泛征集留守老人與留守兒童的實際需求,並建立起規范、完善的心願對接與實現機制。在全過程嚴格保障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工委聯動多方力量,以多樣化方式助力心願達成。自去年以來,依托“圓夢”小程序這一數字化載體,已成功為1800余個微心願畫上圓滿句號,學習用具、血壓計等愛心物資跨越距離,將實實在在的暖心關懷精准傳遞到需求者手中。
一系列務實舉措結出豐碩成果:2024年,成都建成高標准農田40.4萬畝,新培育4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脫貧人口年度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約17%。工委也由此探索出機關黨建服務業務工作、直接服務群眾的新路徑,為其他地區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有益參考。
統籌推進建體系 分層培育出英才
在成都市直機關工委以創新實踐推動機關黨建提質增效的統籌引領下,市、區(市)縣、基層單位三級協同發力,緊扣青年干部成長需求精准施策,通過體系化搭建、差異化培育、全員化推進,為青年干部成長成才注入強勁動力,推動干部隊伍建設提質增效。
市級層面錨定“賦能提質”搭建平台矩陣,構建全方位培養體系。市直機關工委創新打造“四輪驅動”學習品牌:每月邀請院士專家圍繞“雙城記”“鄉村振興”等重大部署開講機關大講堂,已舉辦17場﹔每季度以“現場參觀+研討交流”形式開展青年沙龍7期,引導青年聚焦發展大事深化思考﹔每周開辦“機關青年七點夜校”,推動88名青年干部從“聽眾”轉變為“講師”,以擂台賽激發學習活力﹔同時聯合6所在蓉高校推出周末定制培訓,精准匹配干部知識技能需求。

成都各區(市)縣立足實際“精准破題”,打造特色化培養樣板。金牛區以“四個一”工程搭建沉浸式黨性教育體系,通過“PK進階”模式激發干部干勁,組織先鋒服務隊投身大運會保障等一線實踐,今年740人次干部獲表彰,同比增長32%﹔溫江區構建全周期成長鏈,以“師徒結對”夯實思想根基,借“三考一輪崗”強化實戰鍛煉,42名干部駐點招商成功引入23個億元項目,近三年77名表現突出者獲提拔﹔錦江區以“向日葵精神”打造“錦江青年說”思政品牌,140余名處級干部結對幫帶,700余名青年下沉基層歷練,342人從中受益,82人成長為科室骨干﹔青羊區依托“青羊淬火”行動,以“每周一講”構建“計劃-主題-標兵”成長閉環﹔郫都區通過“青年講堂”鼓勵青年主動分享,覆蓋500余人次,遴選55名青年講師開展能力培訓。
成都市級部門同步“比學趕超”,推動培養成果落地轉化。市法院“青知﹒閱享”、市信訪局“青心為民”、市檢察院“青春﹒心境界”等20余個市級部門品牌活動各具特色,將青年干部培養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引導干部在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實踐中錘煉本領,形成上下聯動、全域發力的青年干部培養良好格局。
( 編輯:孫凱佳 送簽:徐雅維 簽發:林燕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