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提升宏觀經濟治理效能。統一要素資源市場是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基本要求之一。近期,國務院批准在10個地區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針對當前國內要素市場化配置實踐中碰到的難點和堵點,提出一攬子突破性舉措。10個地區的實施方案總體結構基本一致,展現了以目標為指引,攥指成拳、攻堅克難的決心,同時各地具體措施也各有側重,體現了以問題為導向、推動務實舉措加快落地的信心。
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具有重大意義
從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而言,全面提高要素協同配置效率,有利於強化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要素支撐。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多變,迫切需要增強我國創新型企業在科技和產業新賽道上“沖鋒陷陣”的能力。這次綜合改革試點的重要內容,是建立健全與新質生產力發展更相適應的要素配置結構與要素服務保障機制,優化新業態新領域要素保障體制機制,進一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引導試點地區開展差別化改革,因地制宜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提升要素協同配置效率,即強調各類生產要素之間的有機組合、動態匹配與高效流動,從而為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和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從做強國內大循環而言,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有利於吸引匯聚全球優質要素資源,更好牽引國際循環。建設統一要素資源市場,實現更高效的要素協同配置,能夠全面增強國民經濟循環系統的韌性與可靠性,從而更好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當前背景下,科技創新尤其是顛覆性創新,迫切需要新型人才、資本、數據、算力等要素的快速響應與協同支撐。這次綜合改革試點明確支持試點地區構建開放協同創新網絡,幾個區域的具體方案都涉及深度參與“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促進高水平科研成果、項目和人才落戶等相關內容。試點區域成為精准吸引和集聚全球高端創新資源的陣地和高地,能夠更好統籌推進海外協同創新中心、國際合作園區等建設,促進內外部產業鏈深度融合,增強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聯動效應。
從保障戰略實施和穩定經濟運行而言,有利於強化對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和經濟大省挑大梁作用發揮的要素支撐保障。“十五五”時期,持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實施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強化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的有力支撐。綜合改革試點覆蓋上述所有戰略支點地區,鞏固強化區域要素市場一體化成效、推動重點區域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能夠增強其輻射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釋放更大區域融合聯動發展潛能。例如粵港澳大灣區要素市場一體化、長三角要素市場一體化都取得了一系列進展,需要進一步突破和凝練經驗,在更廣范圍推廣。本次涉及的10個地區GDP總量規模佔全國的比重高,對於全國經濟增速的拉動貢獻明顯,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通過賦權和授權改革,有利於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經濟大省挑大梁作用。
統一的要素資源市場體系建設進展與展望
新時代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台一系列重大舉措,堅定推動了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市場得到快速發展,市場配置要素能力不斷增強。但客觀而言,對照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目標,在促進要素資源有序自由流動、提高要素協同配置效率方面仍有堵點和難點,仍有“深水區”待闖。
從技術要素市場來講,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台、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加快建設,合肥、深圳、廣州南沙、粵澳橫琴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等創新平台,率先推動海陸空全空間智能無人體系應用和標准建設。下階段要通過加大技術協同創新力度、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營等,重點解決成果估值難、轉化率不高等難點。從土地要素市場來講,探索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深化產業用地市場化改革,推行“標准地+承諾制”等,大幅提升傳統工業用地容積率。下階段要重點解決土地集約高效利用和海域海島資源使用等問題,各地區持續探索深化產業用地市場化改革,盤活用好低效用地、閑置房產等,努力推動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從資本要素市場來講,股票發行注冊制已在主板、科創板、創業板等全面實施,互聯互通機制持續優化,統一監管持續強化。展望未來,要建設制度規范、功能完善的資本市場,重點是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推動高水平金融開放合作,加強市場信息披露,解決好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從勞動力市場來講,戶籍改革取得突破,城市落戶限制已大幅放寬,許多城市實現了零門檻落戶,同時社保銜接提速,已基本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直接結算,減輕了人才流動的后顧之憂。下一階段,需要進一步建設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好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等機制。從數據要素市場來講,我國已建立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基礎制度框架,北京、上海等多地成立數據交易所,積極探索確權、定價和交易模式。下一步,要有的放矢地應對確權、數據孤島、隱私安全保障等挑戰,加快建設開放共享安全的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從電力市場來講,國家出台了《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旨在打破省間壁壘,推動形成跨省跨區多層次的統一電力市場。近年來,市場化交易比重顯著提升,中長期交易和現貨市場試點擴容。下階段仍要鞏固破除壁壘的成效,全面提升電力系統韌性水平,加快健全適應新型能源體系的市場和價格機制。
完善主要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要素價格的機制
落實統一要素資源市場的基本要求,關鍵是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要素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完善主要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價格機制,加強要素資源價格管理和監督,促進要素流動自由有序、配置高效公平、資源節約利用,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要素資源市場秩序。
完善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要素資源價格的機制,是建設高標准市場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就其機理而言,是要讓價格真實、靈敏地反映要素稀缺程度、供求關系、環境成本與外部性,從而引導要素資源流向效率更高的方向。在這些方面,當前面臨一些挑戰,如要素市場體系發育不夠充分,行政壟斷和地方保護妨礙要素在更大范圍內順暢流動,在某些要素領域仍存在壁壘與分割,在個別地區對不同規模經營主體獲取要素方面仍有差別待遇,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競爭機制,導致價格信號失真。
完善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要素資源價格的機制,關鍵是促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緊密結合。進一步放開市場准入限制和不當價格干預,讓“無形之手”充分發揮作用,釋放經營主體活力,同時規范市場秩序和各類經營主體行為,通過“有形之手”彌補市場失靈,確保公平競爭。一是確保不同所有制經濟、不同規模企業能夠平等獲得要素資源。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尤其是健全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破除行政壟斷,反對地方保護和不合理的行業壁壘阻礙和限制要素流動,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在要素資源使用方面強化預算約束,保障各類經營主體在要素獲取、准入許可、經營運營、政府採購和招投標等方面獲得平等待遇。二是減少對要素資源市場運行的不當干預和限制,破除各類壁壘和分割。加快推進價格法修訂,嚴格執行並動態調整中央和地方定價目錄,進一步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堅持對自然壟斷環節“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管理機制,即規范自然壟斷網絡環節,健全更加科學、透明、可預期的成本監審與價格監管制度,同時放開上、下游可競爭性環節價格,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三是健全現代市場監管和社會信用體系,為市場機制有效運行保駕護航。完善統一要素資源市場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為各類要素市場化配置提供法治保障。強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的信用基石,完善社會信用檔案與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降低要素市場交易成本。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嚴肅懲戒干擾要素資源自由流動與高效配置的壟斷與不當干預行為,充分維護健康的要素資源市場秩序。
綜上,我國統一的要素資源市場體系建設,在各個重點要素領域都取得了突破,下一步需要通過多個地區聯合推進深化綜合改革試點,努力推動建成一批標志性的重要領域要素資源市場,以更大決心和力度提升市場統一性,拆除各種隱性壁壘,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從而為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 編輯:劉瓊 送簽:徐雅維 簽發:林燕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証10120170065,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2067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