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本网专题>>守初心 抗疫情 中央和国家机关在行动>>人物故事

不变的是标准 简化的是程序 激发的是斗志

抗疫一线,行动是最好的入党誓言

张 帆 杨文明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0年03月16日08:08
文字缩放:

“我是党员我先上!”

“我是积极分子让我来!”

疫情防控一线,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始终不计得失、冲锋在前。

中央组织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抓紧做好在抗疫一线发展党员工作。截至3月12日,云南省共有8918人在上一线前及在一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340人被接收为预备党员。他们是谁?在抗疫一线书写了怎样的故事?记者日前走近他们,记录下他们忘我抗疫的点滴。

守在重症病区的男护士

“除了治疗,我还要给他们带去希望”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专科的赵健华,是名男护士。2月26日,才递交入党申请书两周的赵健华,在湖北咸宁火线入党。

“简化的是程序,不变的是标准。”主动请缨驰援湖北前,赵健华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战斗的岗位,是重症病区。

清洗双手,穿戴口罩、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然后再和同事互相检查。20分钟后,赵健华的防护装备终于穿戴完毕。转身迈入隔离病房,隔远看,无法辨认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中,到底哪个是赵健华。

“我们保护好自己,才能照顾好患者。”如今,赵健华在重症病区忙碌了将近一个月。照顾重症患者,是个体力活。不久前,一名接受救治一个多月的重症老人由通城县转到云南医疗队救治。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循环极不稳定、呼吸困难……从翻身拍背吸痰到帮助老人进行康复训练,赵健华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往往给老人做完康复,自己也累得气喘吁吁。

力气没白花,从最初抵触插管吸痰,到忍着疼痛配合医护团队治疗,老人病情终于趋稳。治疗期间说话不方便,老人要来笔,在纸上颤颤巍巍地写下:“你们是最棒的,我相信你们!”这行字,让赵健华感动了半天。

“最大的挑战不是体力,而是如何安抚病人。除了治疗,我还要给他们带去希望。”送饭送水到病床,赵健华总会跟患者多聊几句。患者惶恐不安,赵健华就静静地听他们说完;患者痛苦不堪,赵健华就在一旁不停地鼓劲,“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要相信我,我也相信你!”

这不是赵健华第一次到前线。盈江地震、鲁甸地震救援的现场,他同样冲在前面。赵健华说,“每当患者痛苦的表情转为放松的微笑时,那一份满足和喜悦让我无法言表。”

跑在村里村外的民警

“辖区没有感染病例,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消息”

“行动是最好的入党誓言,我将终生铭记,身体力行,请党组织考验!”2月18日晚,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环州乡派出所所长杨平火线入党。

1月27日,杨平就和同事入驻环州乡的疫情防控监测点。搭好帐篷、吃完盒饭,杨平和7名战友进行了简短的宣誓,“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不仅不能退,更多的时候,杨平和同事还要主动出击。得知辖区下乍车村张大姐返乡探亲时曾经和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同乘一辆列车,杨平第一时间就赶到张大姐家里了解情况。测体温、发口罩,临别前还反复叮嘱:“戴上口罩待在家里,千万别外出!有咳嗽发烧随时告知,有需求随时跟我们联系。”

“最难的是劝说大家不要办宴席。”杨平说,前期楚雄州没有病例,不少人放松了警惕。有天晚上10点多,听说有村民要办宴席,杨平跟队友二话不说就到了村民家里。当时,主人还在为第二天宴席忙碌,杨平说明来意后,村民却老大不乐意,坐在那里不说话。

“这会儿请客您别觉得对客人是好事。”杨平说,万一出现感染害人害己,还有可能受到法律制裁。等村民掏出电话一个个联系亲属说取消宴席,杨平和同事才长舒一口气。可就在回监测点的路上,杨平又接到其他几户村民打算办酒席的消息,由于地点相对分散,他们不得不连夜一家家赶,一天跑了200多公里,终于成功劝阻了七场宴席。

既要完成监测点疫情防控,还要开展社会治安隐患排查、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杨平这段时间比平时更加忙碌,一天下来,口干舌燥满脸灰,“好在辖区没有感染病例,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消息。”

忙在社区排查的社工

“我们哪怕付出再多,只要群众认可了,也是值得的”

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一个月后,因事迹突出,工作成效显著,昆明市五华区苏家塘社区工作人员杨烁在抗疫一线被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杨烁说,提前成为预备党员,让自己感受到光荣,也体会到责任。

社区只有12名工作人员,服务的居民却超过万人,大年初二接到返岗通知,杨烁毫不犹豫开车从曲靖赶回了昆明。一个多月来,深入社区走访,张贴温馨提示,发放防疫手册,杨烁一直坚守在抗疫第一线。

社区防疫,风险最大的就是入户排查疫情严重区域返乡人员。杨烁主动请缨,跟随社区党组织深入辖区各小区单元楼栋进行地毯式排查,先后对12名重点人员进行了详细了解,电话逐户落实100多人次。

苏家塘社区内老旧小区不少,除了入户调查,杨烁还专门将志愿者捐赠的蔬菜送到出门不便的老人家中。玻璃制瓶厂宿舍区门房仅有两名老人负责日常守卫工作,杨烁和同事为了给老人们匀出口罩,自己的口罩都尽量省着用。

一次在监测点给一名居民测量体温时,她突然问道:“你们能买到口罩吗?”杨烁手里握着测温仪,还没反应过来,这名居民就匆匆跑进了一栋老旧单元楼里,不一会儿,手里拿着一包口罩走了过来,“现在口罩不好买,你们拿着先分分。”

现在经过社区的百货商店时,杨烁都得绕着走。“这有个苹果,这有个橘子,你拿去吃。”商店老板每次见杨烁路过,总是热情招呼,这让她很感动。“我们哪怕付出再多,只要群众认可了,也是值得的。”杨烁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16日 11 版)

( 编辑:宋美琪   送签:徐雅维   签发:徐雅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