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旗帜》杂志>>2020年第5期

《默觚》中为学与治国的智慧

倪玉平
2020年05月27日11:28
文字缩放:

在2014年9月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2015年4月亚非领导人会议和2015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等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默觚》中的经典语句。那么,总书记青睐的《默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默觚》的作者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清朝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魏源曾在江南一带做了20年的幕僚,为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两江总督陶澍等人筹划漕运、河工、盐政等事宜,同时以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撰写《默觚》 《筹漕篇》 《筹河篇》 《军储篇》等著作,是晚清通经致用派代表人物。

《默觚》撰于道光十五年至十九年(1835-1839年)。“默”取自于魏源的字“默深”,“觚”是古代写书的木简,“默觚”意即默深的读书札记。《默觚》分上下两卷。上卷《学篇》14节,为论学之作,阐述仁德、忠孝、格物等修身方面的内容;下卷《治篇》16节,为论治之作,论述教化、诤谏、立法、刑赏等治理国家的观点。《默觚》集中体现了魏源在为学修身、选人治国方面的思想精华。

关于为学修身

在魏源生活的时代,占据学术主导地位的是乾嘉考据学。乾嘉学派在训诂名物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缺点在于空谈书本,不涉及有关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以魏源为代表的经世思想家,明确宣称研究学问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他批评当时的人才培养,“专以无益之画饼,无用之雕虫,不识兵农礼乐工虞士师为何事”,因为这些无用之学,“上不足制国用,外不足靖疆圉,下不足苏民困”(《治篇一》),没有实际的用处。为此,他主张教育应以培养真才实学、亲民明德的人才为最高目的,育人须与治理国家紧密结合。

学习方面,魏源反对专依书本寻求知识的治学方法,强调身教重于言教,实践出真知。“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学篇二》)也就是说,看了五岳地图的人,以为了解了五岳的真实面貌,其实还不如上山打柴的人走一趟知道得更清楚;要真正了解大海的广阔,不如亲自到海边散散步;能够解说各种珍品的食谱,以为知道食物的美味,还不如厨师尝一口。

魏源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循序渐进,勤学好问。他反对“生而知之”的观点,认为“敏者与鲁者共学,敏不获而鲁反获之;敏者日鲁,鲁者日敏”(《学篇二》),也就是说,即使是存在着天资差异,但只要坚持学习,反应迟钝的人也会变得思维敏捷;一曝十寒,再有天分的人也会“泯然众人矣”。在学习面前,人人平等,关键在于做与不做,多做与少做,没有人仅凭天分就能取得成功。

在个人修为方面,他认为要每日反省,“去禽而人,由常人而善人,而贤人,而圣人,而人道始尽。”同时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圣人之道,不在豪放高远,而在枯槁寂寞之中”,不能急功近利,只有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得到。另一方面,人的精力有限,只能将有限的生命集中于一两件主要的事务上,方能有所成就,故而学习要集中注意力,“君子之于道也,始于一,韬于一,积于一,优游般乐于一。一生变,变生化,化生无穷。”(《学篇十一》)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关于选人治国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治篇九》)魏源认为,如果重视人才、求贤若渴,人才就会大量涌现;轻视人才、浪费人才,人才就会越来越匮乏。至于选人的标准,则是德才兼备,人尽其用。魏源主张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政策,认为好的政策没有好的人才来施行无异于暴行。“医之活人,方也;杀人,亦方也。人君治天下,法也;害天下,亦法也。不难于得方而难得用方之医,不难于立法而难得行法之人。”(《治篇四》)他把人才分为两种,一为能,一为才。“小事不糊涂之谓能,大事不糊涂之谓才。”二者相辅相成,才臣大事不拘小节,则会一密百疏;能臣事事躬亲,则会百密一疏。用人必须扬长避短,“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治篇七》)

人才由教育而来,“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有教而无化,无以格顽;有化而无教,无以格愚。”通过诗书礼乐,教育民众,培养民众,才能让人才从中脱颖而出。“禾未熟而登场,获者弃之矣;果未熟而登盘,食者吐之矣。是故治之因者,政之熟者也;俗之庞者,化之熟者也;功之成者,虑之熟者也;名之归者,德之熟者也。政未熟而急求治,治必乱;化未熟而急变俗,俗必骇;虑未熟而急图功,功必阻;德未熟而急知名,名必辱。”(《学篇十三》)魏源以生动的比喻,透彻地说明了客观条件成熟与否,对政治与教化成败的重要作用。故而,为学与治国都须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而不能激进冒进,过头过火。

魏源相信只有德义结合,才能共同治理好天下,“夫惟使势、利、名纯出乎道德者,可以治天下矣。”(《治篇三》)将道德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形成真善美、知情意相统一的人格,社会自然会得到良好的治理。为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国家对人民的行为加以引导,“世之极盛也,使天下以义为利,其次以民为利”(《治篇三》)。通过引导民众对精神的追求,形成对政权和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将会极大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繁荣。

魏源主张积极变法改革,以适应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治篇五》),没有绝对静止的社会,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变化,才能达到稳定的状态。当然,改革要有良好的制度设计,要注意民众的接受能力,以民意为基础,以实际情况为准绳,否则“强人之所不能,法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治篇三》)。为政者还要虚心听取民众意见,接受民众的有效监督,舆情通畅,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牖见室央,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治篇十二》)。监督如同阳光,能照亮黑暗,监督之职授予一人,易致偏窄;授权于天下,则可以互相对照,明辨是非。

总之,魏源的《默觚》一书充满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思想,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默觚》中也难免会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思想糟粕,比如他迷信神鬼,宣称“鬼神之说,其有益于人心,阴辅王教者甚大”(《学篇一》);支持封建伦理纲常,支持“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学篇十一》)。对于这些消极内容,相信读者自会鉴别。(作者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旗帜》2020年第5期)

( 编辑:冯爱龄   送签:冯爱龄   签发:白 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