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信访局三级调研员张巍婷

2021年07月07日08:49
文字缩放:

张巍婷,女,博士,国家信访局三级调研员。2018年5月起挂职河北海兴县张常丰村第一书记,兼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挂职期间,带领张常丰村从国家级贫困村变成“河北省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村”,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变成市级“基层党建示范村”。张巍婷也先后获“河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河北省脱贫攻坚贡献奖”“沧州骄傲十大新闻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驻村日记被原国务院扶贫办指导开展的“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活动评为特等奖。

拉动村庄启程的火车头

张常丰村靠海,地碱,水苦,种地靠天吃饭,集体没有产业、没有积累,有时连电费也交不起。张巍婷刚到村里时,村班子软弱涣散,“两委”开会半天人不齐,常常跑题走调、不见落实,她还动不动就被人回敬一句“村里的事你不懂”。

张巍婷得知村党员干部活动少,下决心带大家出趟远门,她自费组织村里26名党员干部远途到“全国文明村”正定县塔元庄村、平山县西柏坡等地学习。张巍婷与大家一路参观座谈,一路交流思想,逐渐找到了打开局面的思路。在村里,村民看村民代表,村民代表看党员,党员看支部书记,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张巍婷认真分析每一位村干部的特点,建立了两委班子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工作制度、落实制度,形成“两委工作法”,村里的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活动组织、文化建设逐渐步入正轨,村党支部也越来越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此后,进一步创办了“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建立“驻村扶贫干部”微信公众号平台、“村发展建议微信群” “村党员先锋群”,从北京引进了党建e掌通App,随时组织在线学习交流。党员群众对她越来越认可,再也没人说“村里的事你不懂”了,张巍婷还被一致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把“盐疙瘩”变成“金疙瘩”

怀着对群众的一腔热忱,张巍婷在信访督查和化解信访积案的过程中解决过不少“钉子案”,获得过“全国信访系统优秀督查员”等荣誉。挂职第一书记后,她始终紧扣兴办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这个中心,为村民脱贫致富打下实底。

张常丰村地处盐碱滩,小麦亩产只有300斤,村里没有规模型产业,村集体经济几近于零。没有资源禀赋,没有资金积累,张巍婷尽管天天围着地头转,却也没了主意。

她请来中国农科院、沧州市农科院专家,发现盐碱旱地小麦“大红王”的钾、植物蛋白含量比普通小麦高得多,口感与众不同。村民眼中地碱水苦产量低的小麦,竟是品质上佳的罕见宝贝,很有开发潜力。张巍婷知道,这件事虽然产值未必多高,难度和工作量也很大,可一旦打出了品牌、形成了产业链,是能做到“一方水土富一方人”,让每家每户得到长期好处的。

思路确定下来后,张巍婷挨家挨户地讲解道理前景、树立信心,亲自到北京卖出了第一批石磨面粉和面条面花产品,自己花钱四处请有渠道的朋友品尝推广。她明确合作化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和产业式扶贫开发的方向。为搞好村民食品加工作坊,她亲自跑资金、找场地、买设备,甚至帮村民打扫作坊卫生。她带领村民开发了面条、面花等延伸产品,形成了石磨面粉、面花、面条的“三面旗”,又陆续开发了牛肉酱、辣椒酱、黑豆酱、芝麻酱“四缸酱”及瓜果等系列农产品,委托培养30余名村民开展网上直播销售,开通了村“好人好面张常丰”抖音号,成立村电商中心,把产品卖上了“云端”。她有很强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注册了“张常丰”商标,请北京印刷学院和北京科技大学创业团队进行销售策划,研究出了“中国好面在海兴,海兴好面出常丰”“盐碱旱地的贫困,只产天然野生的张常丰”等宣传口号,设计了市场识别度高的独特包装。在她的努力下,张常丰村第一次走出县城参加展销会。无论是上央视《开门大吉》、重庆卫视节目,还是出席各种会议,只要有机会她逢人就讲张常丰的面粉,还请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做公益推广人。她还弘扬了拥有80余年的张常丰大饼、烧饼、面花等面食文化,建设了以“留住乡愁”为主题的面食文化体验馆,开发乡村民宿旅游项目。村民间技艺经她申请获8项县级非遗、2项市级非遗称号。

张巍婷常说,自己是第一书记,更是第一推销员、第一客服。她冒着零下10多度的严寒,整夜在屋外测试农产品。她夜里12点前几乎没有睡过觉,卧室里摆满了各种包装盒,就连母亲动手术都没时间回北京照顾。在筹备展销会时,她一天都吃不上饭,鞋子磨破脚皮,就脱了鞋光脚站在地上继续工作。在给沧州市中心医院餐厅送货时,因为大车进不了市区,她去旧货市场租了一辆敞篷三轮车,顶着寒风把面粉送到,并和大家一起把50斤一袋的面粉一袋袋搬卸到医院食堂,回来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近三年的繁重工作令她的听力、腰腿等落下了不少伤病,可村民都说,“北京来的博士张书记太敬业了,我们愿意跟着她干!”

她推动张常丰系列产品入驻淘宝网、邮乐网、人民优选等平台,举办了“中国工商银行融e购扶贫年货节——张常丰专场消费扶贫活动”,开启了央企和部委联合消费扶贫的新模式。组织编制了村《产业发展规划》,以“张常丰”面食文化为杠杆,带动盐碱旱地小麦示范园区建设,撬动村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产业发展打通了一条“产品走出去、客人走进来”的路。她引导全部贫困农户加入村合作社,积极争取到农产品加工专项扶贫资金,在村里建设一家现代化的石磨面粉加工企业和现代化的电商平台。如今,张常丰村面粉身价从每公斤2元多涨到12元,贫困户当年就实现了亩均收入比往年翻番,1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目前,该村农副产品日销售额高达1万余元。村消费扶贫案例被国家发改委评为2020年度典型扶贫案例,入选原国务院扶贫办、人民网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被央视财经大型融媒体“走村直播看脱贫”活动评为“最佳人气奖”。

精神上去了发展才能持续

在从无到有打造品牌的过程中,张巍婷培养了一批懂市场、会经营、讲诚信的致富带头人。“卡通面花”制作人王金明有美术天赋,张巍婷鼓励他创新面花类型,现在他制作的果蔬卡通面花月销售收入达到9000余元。张巍婷引导家有病人的贫困户代淑凤把辣椒酱包装后放到商城上卖,带她走进重庆卫视等公众活动,使她成为月收入近万元、远近闻名的“辣椒姐”,不但还清了外债,还当选了村妇联副主席。此外,还有“面条哥”齐福田、“黑麦大王”刘树海等10余名致富带头人,共同撑起了张常丰绿色有机农产品一片天,带动更多的农户告别贫困、走进富裕文明新生活。

她积极兴办村事业,动员社会各界捐赠30余万元。在她的主持下,村里将破旧小学改建成全县第一个村史馆,成立编撰小组,收集了80多件老农具,组织村里定做农事雕塑,开辟了民俗文化展。她还协调医院3次为村民义诊、培训。

张巍婷以村为家,2020年除夕她和往常一样是在村里过的,但却格外忙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担当起村防疫领导小组组长之责,募集款项2万多元,个人捐款3150元,支援村里购买消毒剂和口罩等物资,组织专人每天2次对村内3个公共场所进行全方位消毒,确保全村没有出现疫情。

张巍婷引导脱贫村民感谢党恩、伸出援手,组织开展农产品“义卖”,专门生产500余斤手工挂面、300个彩色卡通面花捐献给武汉儿童医院。这些物品代表着脱贫致富的村民与全国人民同气连枝、守望相助的情谊,是村民不断提高的精神境界的体现。

张巍婷说:“我愿做一粒种子,到了一个地方,就在那里生根开花,同那里的土地和人民真正结合起来。”

(供稿单位:国家信访局机关党委) 

( 编辑:陈诚   送签:吕凤茹   签发:张桃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