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机关党建研究》杂志>>2021年第4期

党建史话 | 徐以新:严于律己 甘于奉献

孙 迪
2021年11月03日10:10
文字缩放:

徐以新(原名徐一新),1911年生于浙江衢州。中学时代就投身革命,1927年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同年在武汉经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在苏联留学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回国后被派往鄂豫皖苏区,先后担任省委常委、军事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参谋主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长征途中,他跟随部队三过草地、两过雪山。1933年,因抵制和反对张国焘分裂党,徐以新惨遭关押,但始终坚持真理、刚直不阿。在延安期间,任鲁艺政治部主任、统战部干部科科长。1941年7月任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解放战争时任依兰县委书记、佳木斯市委书记、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调入外交部工作,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徐以新始终严于律己、甘于奉献,模范地执行党的纪律,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952年,徐以新作为顾问随周恩来总理访问苏联,参加了同斯大林的多次会谈。他兢兢业业地紧随在总理身边,为总理提供各种文件、材料,做好会谈纪要,甚至还要当“编外”翻译,有时还要与俄方协商安排相关活动,日夜操劳,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也因此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表扬。工作之余,徐以新还写下多篇札记鞭策、提醒自己:“许多聪明能干的同志在革命斗争中牺牲了,应该努力提高自己,以纪念那些永垂不朽的英雄们。”

1954年,正准备接任驻捷克大使的徐以新突然接到通知:周总理亲自指派他出任驻阿尔巴尼亚首任大使。虽然同为欧洲社会主义国家,但捷克相对发达,阿尔巴尼亚则是“穷乡僻壤”。徐以新感到,这是总理对自己的信任,不管阿尔巴尼亚条件怎样艰苦,他都要前往。一个月后,徐以新出发了。他走了七天八夜的陆路又走了七天七夜的水路,才到达阿尔巴尼亚。此时的阿尔巴尼亚十分贫穷,连糖、卫生纸等日常生活用品都很难买到。徐以新动员使馆工作人员勤俭办外交,过朴素的生活。他还把3年的工资全都省下来交了党费。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大家非常团结、充满干劲。他经常强调:“使馆内,大家是同志,是革命的大家庭。”

1983年,徐以新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按级别应配秘书和专车,但他没有接受。为了节省开支,家里也不安排保姆,全家人自己打理各种杂务,教育孩子自力更生、不忘劳动。徐以新时常给孩子们讲述小时候的苦难经历,让大家忆苦思甜,时刻想到为人民服务。他几乎没给孩子带过礼物,儿子回忆父亲唯一一次送给他的礼物是一个笔记本,上面还写着一句马克思的名言:只有在崎岖险峻、荆棘丛生的小路上攀登的人,才有可能攀上辉煌的顶峰。这句话儿子记了一辈子。徐以新似乎对家人非常“抠门”,却用省下的钱资助了20多个孩子。

1993年,82岁高龄的徐以新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自15岁离家后他只回过两次。他不是不想老家,而是怕自己的身份给老家人带来特殊待遇。临走前他高兴地对老家的孩子们许诺说,明年带孩子们去游泳,可孩子们却再没有等到这一天。1994年,徐以新溘然长逝。但他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和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本色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1年第4期

( 编辑:谢淳子   送签:谢淳子   签发:梁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