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机关党建研究》杂志>>2021年第6期

经典品读 | 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重温邓小平关于党的历史的论述

李晓倩
2022年04月11日10:13
文字缩放:

邓小平作为老一辈革命家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既亲身经历了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全过程,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领导党和人民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他对党的历史有着丰富的论述,对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光辉历程、理论成果、宝贵经验和伟大精神进行了深刻阐释。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温邓小平关于党的历史的论述,是大有裨益的。

一、全面总结党的历史

邓小平对党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可以把党的历史进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个阶段,他又把1935年遵义会议和1945年党的七大作为两个里程碑式事件。邓小平认为,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是党中央成熟的标志;党的七大则是全党成熟的标志,在思想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在政治上确立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形成了高度的民主与高度的集中相结合的原则、树立了正确的党风。第二阶段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把这个阶段分成以下3个时期。关于1949年至1957年上半年,邓小平指出:“建国后的头八年,也就是从1949年到1957年上半年,我们的发展是健康的,政策是恰当的。”关于1957年下半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至1976年,邓小平系统阐述道:“1957年开始,我们犯了‘左’的错误,政治上的‘左’导致1958年经济上搞‘大跃进’,使生产遭到很大破坏,人民生活很困难。1959、1960、1961年三年非常困难,人民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别的了。1962年开始好起来,逐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思想上没有解决问题,结果1966年开始搞‘文化大革命’,搞了十年,这是一场大灾难。”同时,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区分“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十年。他认为,“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总体是好的,中间有曲折和错误,但成绩是主要的;“文化大革命”则是严重的、全局性的错误。关于1976年粉碎“四人帮”至1978年底,邓小平将其称为两年徘徊,因为当时提出和贯彻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左”的指导思想没有得到根本纠正。第三阶段是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明确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同时,邓小平在多个场合对党在奋斗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1951年6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召开“七一”纪念活动报告大会,邓小平作了《永远记取党的斗争经验和教训》的报告。他指出:“为什么中国人民革命是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其胜利的标志?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最进步的、最有纪律性与组织性的工人阶级的政党。”第二,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用马列主义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说:“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这就是说中国革命之所以胜利,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革命中发挥先锋队作用,就是因为我党以毛泽东同志为首,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了,变成中国人民自己新鲜活泼的东西。”第三,紧密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人民始终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我们党心底最大的牵挂。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党史证明,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和群众始终保持紧密的联系,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第四,健全的党内生活制度和优良传统。邓小平指出:“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我们党建立了一套健全的党的生活制度。比如民主集中制;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批判从严、处理从宽,不搞过火斗争、无情打击;艰苦朴素、谦虚谨慎,等等。”这些制度规矩,对于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第五,精神传承。党在奋斗历程和伟大实践中,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这是立党兴党强党的丰富滋养。邓小平在讲话中多次提及毛泽东说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强调精神力量的重要性。他把党在革命战争中锻造出的精神概括为: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他说:“从延安到新中国,除了靠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外,不是靠这些宝贵的革命精神吸引了全国人民和国外友好人士吗?”

二、重视对党的历史的学习

邓小平十分重视对党史的学习,反复强调“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通过学习和了解党的历史,坚定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引导人们团结一致向前看。在阐述中国近现代历史时,邓小平坚定地说:“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中国离开社会主义就必然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通过阐述党的历史,邓小平得出结论:“只要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那就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多次强调,要用党的历史统一思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保证有秩序地进行现代化建设。

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学习党史,不仅要从党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迪,也要从党的曲折错误中汲取教训。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在阐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时,他回顾党的历史说:“过去,我们克服困难,党的一个号召,党中央的一句话,全国照办,非常顶事。”三年困难时期也在党的领导下很快地克服了,但林彪、“四人帮”打乱了党的正常状态。邓小平由此指出,迫切需要改善党的领导,恢复党的战斗力。在阐述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一条坚定不移、贯彻始终的政治路线时,邓小平指出,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左”倾错误干扰下生产力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和人民生活未得到多大改善的教训就是“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由此出发,邓小平强调要牢固树立雄心壮志,始终如一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三、提出学习和研究党史的科学方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经验,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关于如何正确认识党史,邓小平发表了许多论述,这些论述充分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为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党史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遵循。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重视对具体历史条件的分析。邓小平指出:“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在谈到如何评价毛泽东时,邓小平强调一定要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他说:“在分析他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我们当然要承认个人的责任,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历史的复杂的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是公正地、科学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地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人物。”在谈到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时,邓小平指出:“每一个错误的根源就一定是三个,一定都有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历史根源。”

坚持全面、辩证、科学、公正的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如何评价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尤其是如何评价毛泽东,成为国内外关切的一个问题。如邓小平所强调,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重要,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政治问题。1980年8月,面对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尖锐提问,邓小平坚定表态,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永远要保留下去,毛主席纪念堂不会拆掉。这就表明了党对毛泽东评价问题的基本立场。在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邓小平多次指出,决议的重点要放在毛泽东思想是什么,毛泽东正确的东西是什么。他强调,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旗帜不能丢。在谈到如何评价建国以来党的历史时,邓小平表示,既要充分肯定我们党光辉的历程和成绩,也要承认党犯过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错误。同时,要辩证看待党的历史上经历的曲折,既要客观分析错误,也不能忽视其中的一些成就。他还指出,总结党的历史宜粗不宜细,评价人物要恰如其分,要达到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目的。

邓小平对党的历史的论述,既反映了党的光辉历程、总结了党的宝贵经验,也提出了学习和研究党史的科学方法。在即将迎来党的百年华诞之际,认真学习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理解党的历史,从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1年第6期

( 编辑:谢淳子   送签:谢淳子   签发:梁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