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机关党建研究》杂志>>2022年第4期

党建史话 | “合格,他是我的骄傲”

梁茵
2022年07月06日10:36
文字缩放:

“合格,他是我的骄傲。”这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肯定,这也是人民领袖对志愿军战士的肯定。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陈列着1950年毛岸英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时穿过的衬衫、戴过的棉帽、使用过的毛巾等。这是1990年中央警卫局清理毛泽东中南海住处的遗物时,意外发现的毛泽东珍藏的毛岸英烈士的遗物。毛泽东平时对个人生活物品基本不上心,可他却瞒着所有人,把毛岸英的这些衣物叠得整整齐齐放在身边,悄悄地珍藏了20多年。这些衣物见证了志愿军战士毛岸英英勇的一生,也见证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父爱和无尽的思念。

毛泽东珍藏的毛岸英烈士的遗物

梁茵/摄

毛岸英出生于1922年,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毛泽东的长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党和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需要一名俄语翻译,以便与苏联派到中国和朝鲜的军事顾问互通情报。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要求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说:“岸英是第一个向我报名参加志愿军的。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对于毛岸英的参战要求,当时一些同志坚决反对,毛泽东却回答道:“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离家前由于保密的要求,毛岸英为了不让妻子担心,没将参军赴朝的事情告诉她,只说他要出差,那个地方交通不便,若收不到信,不要着急。毛岸英辞别时,向妻子深深鞠了一躬,不曾想这却是他们的永别。

1950年10月,毛岸英跟随志愿军司令部,跨过鸭绿江到达朝鲜北部昌城郡的大榆洞。在艰苦的条件下,他全身心投入工作,认真负责。但是,仅一个月后的11月25日,美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年仅28岁。

1951年1月,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怔住了,一声不吭,眼眶湿了,却没有流泪。他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牺牲的成千上万,无法只顾及此一人。事已过去,不必说了。”2月,毛泽东听取彭德怀汇报朝鲜战争情况时,彭德怀汇报了毛岸英牺牲情况并作了检讨,毛泽东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嘛!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后来,毛泽东与老友周世钊谈话时讲到:“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1953年4月,毛泽东接见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时讲到:“你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也失去了一个,他们牺牲的光荣,我们都是烈属。”

1954年,志愿军总部就安葬毛岸英遗体一事向中央军委发来请示,军委总干部部起草了复电,提议将毛岸英遗体运回北京安葬。彭德怀建议将毛岸英同志尸骨埋在朝鲜,“以志司或志愿军司令员名义刊碑,说明其自愿参军和牺牲的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对此,毛泽东说:“岸英是我的儿子,但他也是志愿军的一名战士,他生在中国,战斗在朝鲜,牺牲在朝鲜,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光荣。就让他留在朝鲜,与牺牲的同志们在一起吧。”毛岸英只是百万入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一个缩影。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19万多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

毛岸英在日记中总是不断地问自己:“我做毛泽东儿子合格吗?”毛岸英牺牲后,妻子刘思齐曾代他问毛泽东:“岸英做您的儿子合格吗?”毛泽东说:“合格,他是我的骄傲。”这一问,问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问出了一代爱国青年的家国情怀,问出了一代中华儿女的使命担当。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不朽功勋,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的英名永垂史册!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勇于扛起时代重任,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勇前进,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

(作者单位: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2年第4期

( 编辑:谢淳子   送签:谢淳子   签发:梁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