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期刊>>《机关党建研究》杂志>>2022年第5期

党建史话 |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

董帅
2022年07月07日10:38
文字缩放: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

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一九九〇年七月十五日   习近平

 

1990年7月,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有感于焦裕禄精神,填写了《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陈列着焦裕禄使用过的藤椅、穿过的满是补丁的衣物、阅读过的《毛泽东选集》等重要文物,它们是焦裕禄精神的真实见证。

焦裕禄,中国共产党党员,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1922年,焦裕禄出生于山东淄博北崮山村的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曾任车间主任、科长。1962年6月任尉氏县委书记处书记。同年12月,组织安排焦裕禄到兰考县工作,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兰考县地处豫东黄河故道,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1962年是兰考地区遭受连续3年自然灾害较严重的一年,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面对漫无边际的沙海、洼地,焦裕禄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越能锻炼人。请组织放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

焦裕禄从兰考的实际出发,坚持把战胜灾害、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中心任务,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为兰考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他笃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深入基层,对兰考全县当时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最终寻找到兰考贫穷的根源——风沙、内涝、盐碱。他建立了“除三害办公室”,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工作。起风沙时,焦裕禄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下大雨时,他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他带头植树造林,亲自种植泡桐树。他所开创的水利工程,经后来引黄淤灌,最终让20多万亩盐碱地变为良田。通过一年的艰苦奋战,兰考的除“三害”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焦裕禄阅读过的《毛泽东选集》、穿过的中山装和布鞋   董帅/摄

焦裕禄常年忍受肝病的折磨,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不幸病逝,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穆青等人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齐越朗读的这篇通讯。焦裕禄的名字迅速传遍中华大地,激发了人们战胜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发了全国学习焦裕禄的热潮。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道:“我当时上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多次泣不成声,特别是念到焦裕禄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住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时,我受到深深震撼。”

焦裕禄使用过的藤椅   董帅/摄

焦裕禄去世后,一代代共产党人在兰考接力奋斗,不仅实现了焦裕禄治好沙丘的遗愿,更是让兰考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3月,兰考成为河南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当年焦裕禄为防治“三害”带领大家种下的泡桐树,被用来制作乐器、家具等,成为兰考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要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以焦裕禄为人生榜样,曾多次总结概括焦裕禄精神。2009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专程到兰考致敬忠魂。他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兰考作为自己的联系点。同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河南省委和兰考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强调,“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一个个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一批批“焦裕禄群体”,为实现伟大梦想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作者单位: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2年第5期

( 编辑:谢淳子   送签:谢淳子   签发:梁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