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

学不在多而在精

——语言学家丁声树的治学之道

杜翔
来源:学习时报2022年10月25日17:35
文字缩放:

丁声树(1909—1989年),河南邓州人,著名语言学家、词典编纂专家,曾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改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主持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昌黎方言志》,编录《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丁声树毕生致力于语言学研究,做学问极为严谨,注重研究的专业性和创新性,他在日记中曾说,“吾之学在精不在多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评价他,“悬格太高,要能够颠扑不破才肯拿出来”。

读书和调查是最重要的

1932年,丁声树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他勤于读书、善于思考,习惯边读书边在书上写批注、札记,在阅读积累的过程中发掘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课题。1935年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释否定词“弗”“不”》,因其详实的论证、精辟的见解震动学术界;1936年发表的《诗经“式”字说》,胡适称赞他:“你从此入手,真是巨眼,真是读书得间,佩服佩服!”这些论文以新颖的思路、科学的方法,开创了训诂学研究的一代新风。此后,他一心读书做学问,32岁就成为专任研究员。

丁声树说:“获取知识,途径很多,而读书和调查是最重要的。”在1935—1940年的6年间,他累计调查了湖南、湖北、云南、四川4省的142个方言点。当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已被敌人占领,除了完成研究,他做方言调查也是要保存中华民族文化的火种。1958年夏和1959年春,丁声树带队到河北张家口、昌黎调查方言。1960年,被誉为新中国方言调查范本的《昌黎方言志》出版。

从1959年起,丁声树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词典编纂,1961年,接替吕叔湘担任《现代汉语词典》主编和词典编辑室主任。为了编好《现代汉语词典》,他一定要弄清每一个字词的音义,不分白天黑夜地阅读大量资料,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常请词典编辑室的同志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发信求教,亲友、同事以及门房收发员、炊事员等也都是他们请教的对象。

除了研究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丁声树还重视外语学习,广泛吸收西方语言学理论。他曾于1944年被派往美国考察,兼任哈佛大学远东语言部研究员,后兼任耶鲁大学研究院语言学部研究员,从事相关研究。直到50多岁,丁声树还在学习俄语。他曾表示,如果写出《说文解字注》的段玉裁生在今天,也会学习外文,成就也会更大。

丁声树博览群书并善于驾驭材料,在治学过程中实现了传统朴学与现代语言学的结合、古代文献与活语言(方言)的结合、汉语与外语的结合。语言学家朱德熙说:“丁先生的学问真可以当得起博古通今四个字……我担心像丁先生这样知识广博的学者以后恐怕很难再有了。”

研究为现实服务

1948年8月,丁声树辞别在联合国工作的夫人和8个月大的女儿,只身回国。新中国成立后,扫除文盲、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是国家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迫切任务。1950年,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成立,丁声树担任语法小组组长。为引导社会正确使用语言,他在《中国语文》1952年7月号至1953年11月号连载《语法讲话》,这是借鉴结构主义方法描写现代汉语语法现象的经典著作。1954年,丁声树担任方言研究组组长,并在1956年至1957年,带领方言组全体人员培养出一支方言调查队伍,撒开了全国2000多个点的工作网,史无前例地获得全国方言普查的初步成果,制定的《方言调查字表》《方言调查词汇手册》《方言调查字音简表》等至今仍在使用,编录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更是成为调查方言和研究汉语音韵的必备书籍。

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是国家语言文字发展和汉语规范化的需要,丁声树深感责任重大,即便在“文革”期间,他仍然带领词典编写人员在艰苦环境下坚持工作。1978年,这部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规范性语文词典正式面世。《现代汉语词典》所达到的成就,是跟主编丁声树的渊博学识、严谨治学以及高度责任心分不开的。之后为了让更多的读者,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生都能用上词典,他紧接着主持编写了《现代汉语小词典》。

丁声树说:“人民需要办的事,再难也要做好。国家交下来的事,要不遗余力地去办好。”在时代的要求下,在事业最需要的岗位上,他将自己的学术研究同语文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起到了一代学术大师应起的作用。直至今日,从事汉语语言调查、应用和研究的人,几乎没有人能离得开他所做的这些学术奠基工作。

治学不为名利

丁声树把鲁迅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教学工作中,他非常关心青年人的学习和成长,常说:“我要向一些老科学家学习,发扬做‘人梯’的精神。”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为青年研究人员开设传统语文学、方言学、语法学等系列讲座。1964年,《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交稿后,又给词典编辑室青年编辑开设音韵课,并布置、批改作业,还把一笔钱存在编辑室,供大家买书使用。丁声树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青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词典编纂中。当意识到有的同志认为词典工作搞不出什么名堂,不能很好发挥自己的专长时,丁声树就跟这些同志谈心,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谈编纂词典的甘苦,解释编纂词典的意义,指引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这项重要的事业。1979年10月,丁声树突然因脑溢血住进医院,病中说胡话时仍记挂着未完成的工作。

治学先治德,丁声树不追求名利,甘心做人民公仆。1952年,他去湖南参加土改运动后回来,得知自己上调了工资,就找所长罗常培反映说,“我的问题不是工资少,而是工资过多,变成我的沉重包袱”。他在1956年5月17日的日记中写道:“国家安定,学有所获,自当贡献于社会,但决不求名利。”丁声树上下班都是自己乘坐公共汽车,还经常帮助维持乘车秩序,被评为模范乘客;他不领取学部委员津贴,住房是按夫人的副研究员职务分的。但是,生活朴素的丁声树对国家、对人民十分慷慨,在为抗美援朝捐款时,他不在单位里捐款而是去银行捐,因为生怕张榜表扬,更怕给捐献少的同事造成压力。丁声树的崇高人格一直为学界景仰,人们赞扬他“德高而不显,望重而不骄”。

( 编辑:贾泽娟   送签:陈诚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