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影音

大河不竭 信步平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有感

2023年05月05日14:23
文字缩放:

近日,“学用新思想 悦读伴成长”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读书实践活动在京启动。活动中,国家国防科工局牟博男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交流分享。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阅读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这本书,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霎那间浮现出一位老人,一位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如同这句话一般,毕生都在坚持斗争的老人。所以今天我想和在座的各位分享一下他的人生故事。

首先我想请大家想象一个这样的画面:那还是在上世纪40年代,一群小孩在大杂院里嬉笑打闹,他们的邻居爱唱京剧,这群小孩就跟着喜欢上了听戏。其中的“孩子王”为了每天都听上戏,就带着小伙伴自己组装收音机,当莺啼婉转的梅兰芳选段缓缓从收音机里流出的时候,这个孩子激动得一夜未睡,对神秘的无线电好感倍增。这个孩子就是未来的中国预警机之父、我们国家国防科工局的老领导——王小谟。

1956年,王小谟高中毕业时,学校组织学生到各个大学参观。当时王小谟看到展出的雷达,大受震撼,又受到家里的影响,于是便将雷达选作研究方向。而这条路,他一走就是一辈子。

60年代,三坐标雷达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的发展重点,与此同时,刚刚穿上军装,投身雷达事业的王小谟,便向这一世界前沿领域发起冲击。后来,王小谟支援“大三线”,在近乎与世隔绝的贵州山区继续研制383雷达。“越是艰险越向前,奋勇搏击、迎难而上”,足足13年的夜以继日,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部自动化三坐标雷达,被称作“山沟沟里飞出了金凤凰”。

90年代,海湾战争的爆发让世界各国看到了研制预警机的紧迫性。当时,王小谟积极搜集资料,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言献策,着力自主研制预警机。预警机是一个技术高度密集的复杂系统工程,研制难度极大。如习近平总书记书中所讲“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面对西方的技术封锁,王小谟憋足了一口气,“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他誓要做出来中国人自己的预警机。

我国预警机从无到有,王小谟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几十年来,王小谟带队组织实施了预警雷达的技术攻关,逐步突破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年至七旬的他依然投身于科研生产一线,地面高温40多度,他坚持奋战在现场,飞机上噪音高达90分贝,他亲自上机跟飞。如今,中国空警-2000预警机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

这是一个从一穷二白到伟大复兴的历程,也是一个国防人从孩童到耄耋老人斗争的一生。我上一次聆听王小谟院士的声音还是在一起央视的访谈节目中,当镜头缓缓推进到他面庞的那一刻,我从他那早已被时光雕刻的眼神中,看到了那个依然充满斗争精神的少年模样。在采访中他说,他这辈子只做一件事:研制雷达,然后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而当时的他还有更多新的想法,他想带着年轻人继续研制预警机,继续引领世界潮流。斗争精神是什么,在我心中,那就是“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勇气与风骨。

3月12日,我参加了王老的追悼会,见了他最后一面。我今天不想讲他那么多惊天动地的感人故事。因为仅仅就这样平静又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斗争精神的一生难道不足够美丽又让人向往吗?

书中说,“我国国防科技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必须选准突破口,超前布局”。此时此刻的我们何尝不是在新时代做着和前辈们一样的事情,而那份坚强的斗争精神又何尝不在薪火相传。这本书最后一章叫“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同样作为国防人的我,同样为伟大复兴而斗争的我们不都是新时代的王小谟吗?今天,就将这本书、这个故事献给每一位为民族复兴而不懈斗争的英雄们,献给在英雄的引领和感召下勇毅前行的我们。

(来源:机关青年微信公众号)

( 编辑:白 翔   送签:白 翔   签发:赵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