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 >> 政治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4年11月11日16:50
文字缩放:

10月30日,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芮,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编译局局长季正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吴忠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赵芮表示,召开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既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科学思维,也提出了诸多新课题、新要求、新任务,迫切需要我们有新作为。

赵芮指出,成立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务实举措。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研究,心怀“国之大者”、持续提升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能力,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加快建设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努力建设成为国内顶级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机构、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研究中心,力争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标志性、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季正聚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伟大实践、伟大变革、伟大转型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向我们提出了构建科学有效的中国文化文明的理论叙事的要求。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提升和学术实践中,将中华民族在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中所体现的创新创造和道义担当,用能够使世界理解并予以共情的方式自主地表达出来,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份荣光。

吴忠民表示,现代化本身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当前,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出现了一些新趋向,如现代生产力显著发展、社会保护逻辑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代化共生性生存和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社会风险逐步增长等。我们要结合世界现代化时代的背景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

在大会发言和平行论坛阶段,多位学者围绕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等议题分享学术观点。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主持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党委书记林建华、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罗文东主持大会发言阶段。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研究机构与高校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编辑:闫奕   送签:闫奕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