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 >> 特稿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家开发银行
2025年01月14日14:45
文字缩放:

2024年,国家开发银行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相关部委工作要求,立足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制定实施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总体方案和分项行动方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五篇大文章”金融服务体系,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服务。

助科创新发展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4年国开行聚焦重点难点,服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对科技创新、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聚焦服务从“0”到“1”的原始创新。国开行自2021年起设立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支持关键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研发,助力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服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活力迸发!蜿蜒的深圳河,见证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从荒凉滩涂到科创高地的蝶变。河套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重要特色平台。2021年以来,国开行深圳分行持续为河套合作区首批示范项目——河套科创中心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2024年上半年,河套科创中心建成开园,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点项目陆续入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生态圈”越来越完善,“落地生根”速度越来越快。

围绕服务从“1”到“100”,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国开行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助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专项金融服务行动,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紧密关注政策导向,找准工作发力重点,主动送金融服务上门。在山东,国开行山东分行积极对接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资金需求,以中长期贷款支持其开展精细化学品、高性能绿色新材料等领域产品、技术及工艺创新研发,支持企业优化改造生产线布局、对产品进行高端化技术改造、对生产线进行技改扩能,增加或更换各类生产装置(设备)100余台(套),助力企业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在做好信贷支持的同时,国开行还运用受托管理的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带动社会资金共同支持科技创新。

谱绿色新篇章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2024年国开行聚焦“双碳”目标,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优势,加大绿色金融供给,积极支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金融力量。

助力加大节能降碳攻坚力度,服务实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国开行河北分行融资支持河钢集团开展脱硫脱硝除尘和冶炼废气、废渣综合利用等方面技术开发和应用。随着脱硫脱硝技术的推广应用,河钢集团每年可节约煤炭消耗14880吨,集团下属的邯钢公司每年可减排烟气量34亿立方米。

支持污染治理,为百姓打造绿色宜居生态环境。3200年历史的伯渎河华丽变身,重现河水悠荡、鸟语花香。国开行江苏分行以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支持伯渎港小流域治理与绿色产业双提升项目,助力当地探索通过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开发项目一体化实施,实现生态环境资源化、产业经济绿色化,生活、生产与生态共赢成为现实。

服务扩绿、兴绿、护绿,为美丽中国新画卷添绿增彩。兰州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这座地下污水处理厂、地上水生态科普公园,在国开行甘肃分行融资支持下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改扩建,以开放式生态公园的崭新面貌出现在黄河岸边,为黄河风景线再添一景,助力“一泓清水入黄河”。

助推产业结构和能源绿色转型,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国开行河南分行与兰考县、国家电投集团中国电能公司合力推进兰考国电投新能源产业园区建设,通过引进光伏组件、储能设备、逆变器生产和风电等新能源企业,成为地方发展绿色“引擎”。“绿色电能,往远了说干净,往近了说便宜。”“企业用绿电,一年能省好几万,兰考‘风光’无限!”当地百姓幽默地说。

绘民生新画卷

普惠金融,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发展大局。国开行聚焦痛点难点,运用好转贷款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做精主业,坚持“应贷尽贷”原则做好国家助学贷款承办工作,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积极支持乡村全面振兴,强化应急和灾后重建金融服务,着力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

精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国开行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分工协作,将中长期资金优势与地方性金融机构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的服务优势相结合,以低成本资金引导合作银行加大小微企业融资力度,将转贷款精准投向亟需资金支持的领域,助力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在苏州、厦门等地,国开行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小微企业支持,共同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

高质量做好国家助学贷款服务。2024年是国开行承办国家助学贷款20周年。自2004年以来,国开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推动构建“政府主导、教育主办、国开行支持”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模式,持续优化完善助学贷款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郑重承诺。2024年,国开行全面落实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利率调整新政策,向62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803亿元。

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国开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基础设施升级、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公共服务改善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国开行河南分行与南阳市唐河县深入对接,构建“投融建运管”“五位一体”合作模式,建立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引入北大荒集团进行全托管运营,通过连片耕作稳步提升高标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小田变大田、废田变良田,省力省钱又方便”。伴随着当地百姓的顺口溜,一幅田园好“丰”景正在徐徐展开。

支持救灾抢险和灾后重建。2024年暑期,南方地区强降雨接连而至,降雨量和降雨日数明显偏多,防汛形势严峻。汛情就是命令,国开行“闻汛而动”,发放应急贷款支持湖南、广东、海南等地救灾抢险和灾后重建。“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投身灾后重建志愿服务的国开行海南分行的“抗风抢险”青年突击队如是说。

筑金色年华新愿景

养老金融事关民生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国开行聚焦现实需求,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要求,支持普惠型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养老机构服务提升等重大工程项目,助力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优化,提升金融服务温度。

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加码”。在河北,国开行河北分行支持的邢台市百合时光幸福城养老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这一集合了居家养老、康养公寓、老年大学、老年餐厅等综合业态的养老机构,以“康复﹢医疗﹢养老”的理念,把养老机构和医院功能相结合,可提供近700张医养床位。同时,还可向社会提供居家养老等适老化服务,把专业服务送到更多老年人身边。

在重庆,国开行重庆分行结合地区养老设施短板和提质升级需求,支持市场化主体将国有企业闲置用房、在建工程、存量低效公办养老机构等资产盘活改造用于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彭水、綦江等7个区县的普惠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助力养老机构建设床位超过7000张。

创数字金融新实践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加快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服务数字经济和促进数实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国开行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全行重点业务、提升经营管理质效、提高电子银行服务水平、做好IT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竞争力,以数字技术赋能提升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质效。

2024年5月,国开行推出“国家助学贷款”手机客户端(APP),实现了国开行助学贷款服务系统从电脑端向手机端的升级,可为学生办理贷款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如今,办贷学生用手机即可完成国开行承办的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合同附件上传、贷款状态查询、本金延期申请、业务咨询等。“以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续贷为例,学生只需要通过实名认证,即可提交续贷申请、完成线上签约,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待高校录入回执后,整个申请流程即全部完成,方便快捷。”国开行社会民生部助学贷款工作人员介绍说。与此同时,国开行新媒体平台突出服务功能,发布“国家助学贷款APP办理指引”短视频和图解,累计阅读量超过70万次,被多地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新媒体平台转发。

业务重塑、流程优化、精细授权、提升效率……2024年7月,国家档案局专家组一致同意国开行通过国家档案局企业集团数字档案室建设试点验收。近年来,国开行将集团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纳入全行数字化行动方案,建设涵盖总行及41家分行的集团数字档案室,实现档案管理上下全贯通、横向全覆盖、过程全管控,全行档案数字化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为业务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保障。

下一步,国开行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及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加快完善与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全生命周期相适配的业务模式及产品体系,着力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国开行支持的福厦高铁项目。

国开行支持的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配套设施项目。

湖北红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现场。

国开行支持的江苏无锡伯渎港小流域治理与绿色产业双提升项目。

国开行支持的深中通道项目。

“国家助学贷款”手机客户端(APP)。

(来源:金融时报)

( 编辑:孙凯佳   送签:孙凯佳   签发: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