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 >> 期刊 >> 《机关党建研究》杂志 >> 2025年第1期

党建史话 | 遵义会议:民主促转折   团结得胜利

付文谦
2025年03月24日17:13
文字缩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大首次确认民主集中制的建党原则,党的五大把民主集中制写入党章,确立为“指导原则”。在党的历史上,我们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成功解决了一系列决定党的命运的重大问题。其中,遵义会议堪称我们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典范。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现存于中央档案馆的一份手稿《(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是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纵队政治委员陈云在遵义会议后的行军途中,为向中央纵队传达会议情况而写的提纲。这份手稿用钢笔书写在长20.1厘米、宽14.4厘米的活页纸上,共8页4600多字,真实记述了遵义会议前后有关历史情况,清楚记载了会议召开目的、参加人员及作出的决定,是研究遵义会议有关历史的重要档案资料,后以《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为题收入《陈云文选》。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再读这份珍贵档案,学习我们党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挽救党和红军、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历史经验,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手稿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等8.6万余人,开始了伟大长征。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当时的中央领导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的大事上,背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既没有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也不对广大干部、战士进行充分的政治动员工作,使战略转移变成了大搬家式的行动,对行军打仗极为不利,造成了长征初期的重大损失。陈云在向共产国际报告时总结了长征初期失利的原因,“由于这些笨重的辎重,我们的军事行动困难重重”,“我们仿佛总是沿着一条用铅笔在纸上画好的路线,朝着一个方向直线前进。这个错误很大。结果,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到处都遇着敌人迎击”。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破坏还体现在许多同志的正确意见得不到重视和采纳。《传达提纲》写到:“在这一时期中,党内军委内部不是没有争论的,毛张王曾经提出过许多意见,就是恩来同志也曾有些个别战役上的不同意见,但是没有胜利的克服这种错误。至于各军团——尤其是一、三军团的首长不知有多少次的建议和电报,以及每个战役的‘战斗详报’,提出他们的作战意见,可惜完全没有被采纳。”

在这种情况下,是继续沿既定目标走,还是实事求是调整方向,成为能否突破敌人包围、胜利实现战略转移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广大红军指战员在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及长征途中遭受挫折的对比中,愈发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期盼改变错误的军事路线。在这种形势下,组织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总结经验教训,纠正领导上的错误的条件已经成熟。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遵义,暂时将国民党“追剿”部队甩开,为召开会议赢得时间。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堪称我们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典范。首先,参会人员范围更加广泛。《传达提纲》记载,“参加这个会议的同志除政治局正式及候补委员以外,一、三军团的军团长与政治委员林聂、彭杨及五军团的政治委员李卓然、李总政主任及刘参谋长都参加”。长征途中,红军一线指挥员担负最重要的行军作战任务,又对战场局势有最直观的认识,把他们吸纳进来,听取意见建议,既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体现,又能实事求是地帮助中央作出科学决策。其次,与会人员进行了充分的发言讨论。“会议经过三天”,博古、周恩来、张闻天先后作报告,其他同志相继发言。尤其是毛泽东的长篇发言对李德、博古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此后在军事上应采取的方针。所有军团首长也在会上批评了此前错误的军事指挥。真理越辩越明,毛泽东的发言得到与会多数人的同意。最后,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和通过会议决议。按照会议决定,张闻天负责起草决议,委托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查,然后发到支部讨论。张闻天在会后根据与会多数人特别是毛泽东发言的内容,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并在云南扎西召开的会议上正式通过。陈云在《传达提纲》中写到:“扩大会议指出党内对于军事领导上错误的纠正,不是党内的分歧,相反的更加团结,使军事领导走上正确的道路,使党与军委的威信更加提高。”

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遵义会议最大的历史功绩。在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形成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特别是“左”倾教条主义者在党内推行宗派主义,危害党内团结和统一。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实施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奔袭昆明,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了军事上的转危为安,最终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最便利、最合理的制度,要大力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同时要有正确的集中,全党要有核心、党中央要有权威”,“我们要把民主和集中有机统一起来,真正把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变成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工作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因为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党和国家事业才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重温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要深刻体会民主集中制的优势所在,坚决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

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5年第1期

( 编辑:谢淳子   送签:谢淳子   签发:陈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