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 >> 期刊 >> 《机关党建研究》杂志 >> 2025年第1期

党务札记 | 锻造时代栋梁的行动计划

张太原
2025年03月24日17:58
文字缩放:

《“修好三门课 改革当先锋”——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干部教育引领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充分体现了对党的百年历史中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的深刻把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要求和期许,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教育引领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创造性举措。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革命的希望寄予青年,比如党创办的《中国青年》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具战斗力和生命力的红色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培养,先后6次出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亲授“开学第一课”,2024年春季学期又作出重要指示,他一以贯之地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担当大任,年轻干部就要修好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和基层实践这三门课。

一、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年轻干部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有主义,才会有信仰。为此,要加强理论学习,做到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学而有思、思而后用。在新时代,最根本、最紧要的就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尤其要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掌握深化改革的方法论,这样才能做到“改革当先锋”。

二、修好“心学”,提高党性修养

党性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在这一点上,年轻干部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而且要终身牢记。学习党的历史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年轻干部要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三年行动计划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用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年轻干部在学习和感悟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增强党性。党性强,才能干劲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并鲜明提出和平时期对党忠诚“四个能不能”的检验标准。三年行动计划强调立足岗位建功、彰显青春担当,鲜明体现了以落实改革来检验党性的要求。

三、到基层锻炼,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这七种能力从何而来?最主要的是从实践中来。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下基层,才能练真功。三年行动计划安排的基层锻炼内容丰富,包括建立健全直通改革一线工作机制、打造基层调研实践工作品牌、深化拓展走基层工作载体等,都将为年轻干部创造更多“接地气”的机会,搭建更多的实践平台,有助于引导年轻干部在基层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毛泽东曾说,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三年行动计划抓住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计划目标明确、方式方法多样、步骤举措得当,是教育引领年轻干部新的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这就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年轻干部更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冲锋在前。我们相信,广大年轻干部一定会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厚望,不负党组织期待,通过参加三年行动计划,在理论素养方面不同了,在党性修养方面不同了,在能力本领方面不同了,从而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党总支书记、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5年第1期

( 编辑:谢淳子   送签:谢淳子   签发:陈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