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站内搜索:
旗帜网 >> 期刊 >> 《机关党建研究》杂志 >> 2025年第1期

理论纵横 | 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徐天才
2025年03月24日18:21
文字缩放: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并指出,“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要“从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铸就了以“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为基本内涵的遵义会议精神。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进一步深刻认识遵义会议的历史性贡献,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遵义会议的历史性贡献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后,遭受重大损失,于12月转战进入贵州。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了黔北重镇遵义城。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且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一)为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提供最重要的保证。长征初期,中共中央领导者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的时候,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他们一不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战略转移这样的大事,二不对广大干部、战士进行充分的政治动员,而是机械地进行转移,采用了“大搬家”式的行动,让红军携带大量辎重,队伍庞杂累赘,行动迟缓,使红军行军和作战的机动性以及突破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速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再加上军事上的错误指挥,导致了中央红军在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为重要的是主力作战部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重损失。特别是经过长征途中规模最宏大、战斗最惨烈的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几乎使红军濒于绝境。残酷的现实使部队产生了怀疑和不满情绪,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和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的结果,进而要求改变领导。

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时,取消了在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此后,毛泽东在实际斗争中通过自己坚定的道路自信、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智慧等逐步巩固和提升领导地位,最终得到了全党信任,也赢得了共产国际的认可。这对长征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进军。

(二)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供最经典的范例。1931年1月7日,党的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取得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的领导权实际上由得到米夫全力支持的王明所操纵,由此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开始了长达4年的错误领导,这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根本原因。长征开始后,随着红军作战迭次失利,特别是湘江战役的惨重损失使不满情绪达到顶点。湘江战役的巨大损失证明了“左”倾教条主义路线领导在指挥和把握全局上能力不足、存在缺陷。危难时刻,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扭转革命危局,实事求是地奋起寻找使党和红军能够摆脱困境的途径。

这时,中央大部分领导人对于中央军事指挥的错误问题,基本上取得一致意见。在这种形势下,召开一次政治局会议总结经验教训、纠正领导上错误的条件已成熟。遵义会议揭露和批判了“左”倾错误和严重危害,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主张,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遵义会议及会后的实践使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

(三)为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铸就熠熠生辉的重要一脉。遵义会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涵具体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坚定信念。遵义会议的召开体现了党和红军坚定信念的精神。遵义会议前,中央红军主力陷入被动挨打、濒于全军覆没的绝境。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没有退却,党的领导人没有张惶失措,红军队伍没有散,而是坚信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他们凭着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认真总结之前失败的教训,积极寻找正确的道路,使遵义会议得以顺利召开。二是坚持真理。遵义会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的精神。会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批判了“左”倾错误,拨正了中国革命的航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敢于修正错误的政治勇气和担当精神。正如遵义会议决议所指出的那样:“党勇敢的揭发了这种错误,从错误中教育了自己,学习了如何更好的来领导革命战争到彻底的胜利。党揭发了这种错误之后,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三是独立自主。遵义会议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会上,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共产国际干预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决定了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依靠自身力量纠正了“左”倾错误,是党的历史上“中国事中国人做主”的典范。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由此走向成熟。1963年9月3日,毛泽东在同外宾的谈话中指出,“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这次会议批判了教条主义”。四是团结统一。遵义会议是党团结统一的具体体现。会上,毛泽东同志的发言得到大多数同志的赞同。此外,会议的会风得以改变,虽然也曾有过持续不断的激烈争论,但都是围绕中国革命大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被批评者也虚心接受批评,加强了团结。正如遵义会议决议所指出的那样:“全党同志像一个人一样团结在中央的周围,为党中央的总路线奋斗到底。”

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的时代价值

遵义会议精神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的始终坚定执着,充分体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全面诠释了独立自主对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极端重要性,是党团结统一的成功典范。遵义会议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一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发展。新征程上,要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的时代价值,汲取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供有力支撑。全党有核心,党才有力量。遵义会议前,党内未形成众望所归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屡经挫折甚至面临失败危险。遵义会议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焕然一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党才带领人民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党和国家事业才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新征程,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就是要秉承党的优良传统,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政治保证。要真正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渗入骨髓、融入血脉、植入灵魂,始终让忠诚核心成为党员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成为政治生态最鲜明的政治底色,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不断创造新的伟业、铸就新的辉煌。

(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么一个主题。今天,中国共产党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一目标。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随时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才能做到未雨绸缪,为防控风险赢得主动。

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信任和依靠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走上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的一个生动实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信邪、不怕压”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正如遵义会议决议指出,“中国苏维埃革命有着他雄厚的历史的泉源,他是不能消灭的,他是不能战胜的”,“胜利必然是我们的”。新征程上,在面对未来更复杂的内外挑战时,遵义会议精神始终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力量,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发挥强基固本功效,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前行。

三、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贵州省委要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力量。要从遵义会议精神中汲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的强大力量,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在贵州大地上一步步变为现实。

(一)坚持从遵义会议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遵义会议的召开深刻地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进入新时代,走在新的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人要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要出发,不能忘记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要彰显人民情怀、纯正为民本质,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造福人民作为最大的政绩,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让贵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二)坚持以遵义会议精神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开创新局面。遵义会议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丰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贵州考察指导,多次对贵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对贵州提出“四化”的重要要求,要求贵州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贵州考察,对贵州作出“四新”的重要指示,要求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进入新时代,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目标定位,坚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科学指引,强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责任担当,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磅礴力量。同时,要在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中坚定文化自信,把握历史主动,推进自我革命,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

(作者系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5年第1期

( 编辑:谢淳子   送签:谢淳子   签发:陈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