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qizhixmt@126.com
我的“四好”党员养成之路
从跑一线的税务记者,到守后方的党务干部,我想通过三个小物件回顾我的“四好”党员养成之路。
第一个物件:一张没露脸的工作照
在我的手机相册中,珍藏着一张拍摄于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工作照。画面里,我在人民大会堂委员通道高举设备,努力配合同事拍摄短视频。那是报社首次在全国两会的委员通道得到提问机会,报道时间紧、任务难、要求高。在社领导的亲自指挥下,后方同事全力协调联络,远程实时剪辑,大家齐心协力,通过“短视频+图文报道”的全媒体矩阵,使税务报采访政协委员的“税收好声音”短时间内得到了千万量级的传播。这张没有露脸的工作照,成就了我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更见证了报社和税务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露脸”时刻。
第二个物件:书柜里的表扬信
在我的书柜深处,珍藏着一封来自中税协的表扬信,它是对我从事税务师行业宣传工作的认可与肯定。看到它,我不禁回想起入职8年来的采访写作历程。每一篇稿件,都是我与读者、与行业的一次“用心对话”。为了清晰阐释税收实务要点,提升专业文章的可读性,我精心策划、深入采写了“税收关键词”“税收姊妹词”等系列报道,将专业术语转化为读者愿意看、能看懂的解读文章;为了生动展现“便民办税春风行动30年”的发展成果,我采访了几十家企业,记录下共同成长的点滴。此外,我参与采写的税务内参,还得到了税务总局领导的批示,推动了相关部门专题研究解决方案。
来自一线的认可与反馈也同样珍贵。我策划过一期关于企业并购重组的报道,设计了三套税收方案,其中一套方案不仅被企业实际采用,还引发了业界的深入讨论。这些认可,让我更加坚定了用专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真实需求的初心。
第三个物件:硬盘里的20G资料包
2023年10月,我刚从记者部调入办公室(党办)时,部门同事给我一个20G大小的资料包——里面存着报社的系列规章制度、会议纪要、党建材料,是我日常开展工作的宝典。
调职之初,部门主任叮嘱我:“党办工作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政治责任,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严格的纪律作风对待每一项工作。”很快我便深刻体会到,办公室工作虽然琐碎繁杂,但事事关系大局。一份文件的准确传递、一次会议的精心组织、一份档案的规范整理,都体现着政治责任。为了提升政治素养,我将理论学习作为每日必修课,力求学深悟透;面对紧急任务,我随叫随到、主动补位。近两年,我也为这个资料包增添了不少新内容。于我而言,这个资料包,不仅存储着报社日常行政工作的资料,更蕴含着“作风过硬”的关键密码——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严谨细致的工作落实中,体现在为党委服务、为集体托底、为同事分忧的实际行动里。
回望我的成长之路,我深知,获得“四好”党员这一荣誉并非终点,而是我一生都要践行的功课。未来,我将继续用每一份平凡日子里的坚守、每一次脚踏实地的行动,践行我对党的庄严承诺,为税收事业和报社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来源:“中国税务报”微信公众号;作者系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好”党员;中国税务报社办公室(党办)主任助理〕
( 编辑:张莉 送签:徐雅维 签发:林燕 )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旗帜杂志社版权所有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承建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京ICP备18060497号-1,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24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5,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067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068010